正是基于此逻辑,贺州生态产业园区近年来在吸引人才,培育孵化企业方面独树一帜。今年贺州举办了以“点石成金,成就梦想”为主题的中国贺州石材·碳酸钙工业展览会,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地方院校协作会第九届地方院校校长论坛等活动。
贺州市委书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德明指出,贺州将围绕产业发展大局与核心需求,全方位释放政策红利,积极为人才提供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平台,高效率打造人才链,加快培养出一支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大军,加快推动各类人才向碳酸钙和新型建筑材料“两个千亿元产业”、生态产业集群等重点产业集聚。
赵德明强调,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贺州绿色崛起,全力以赴加快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产业,把贺州生态产业园打造成为贺州经济发展新一极,让园区早日发挥实效,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贺州发展生态经济潜力巨大,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极其脆弱,环境保护和治理仍然任重道远。政府要加强产业引导,避免一哄而起,不能一味大而全,追求短期政绩,而是要让企业把基本功打扎实,做出品牌,掌握核心技术,从生产模式、流通模式、商业模式和消费者变化多个维度重新审视产业。一条道路是从高端做起,引入顶尖创新团队来贺州进行创业孵化,这些人才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如此才能比较快地在高端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有退有留”是贺州制造业升级的策略,这里有将近500家中小企业,一定会有一批企业退出。另一项大的举措是“腾笼换鸟”,让企业转型升级。贺州这些企业多数属于代工生产或者贴牌生产,自主品牌不多,高附加值和丰厚利润都被品牌商拿走,剩下的就是代工厂微薄的人工利润。所谓的“腾笼换鸟”,即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目的。
在绿色发展大潮中,只要顺势而进,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殷实、生态良好的绿色崛起之路,完全有条件成为全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并把贺州建设成生态良好、风情浓郁、宜居宜商的美丽城市。
在平桂管理区西湾矿区管理处旁,贺州扶贫生态移民新城项目一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包括安置住房、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贸市场、创业园等,计划总投资30亿元。贺州建设新城吸纳3万生态移民。搬迁到生态移民新城的村民如何融入城市生活?平桂管理区党工委书记韦升安介绍,位于该区的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已吸纳20多家岗石企业进驻,建成和在建120多条人造岗石生产线,预计新增用工量将达6000人以上。
贺州市政府这种既重视战略部署,又重视战术布置的工作方式,使贺州产业发展既实现了顶层的完整设计,又确保了任务接地气、目标有着落。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