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创新
形成混合新动力
居安思危。眼下宏观经济环境复杂、稳增长压力凸显,但贺州已经下好了“先手棋”:要把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进行融合,在“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两端发力,形成混合新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产业创新升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贺州市政府领导一致表示,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新增长新动力的新思路,贺州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把文章做得更精准,通过简政放权,把原来政府掌握的权力放给市场、放给企业,让市场活起来,用宏观调控着力激活微观活力,通过减税、金融改革等,努力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大产业重组,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三五”规划的具体方案,有关供给侧的改革被放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明确提出,要“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眼下,“十二五”将要收官,“十三五”即将到来,贺州要如何保持现有的发展势头?
贺州市委书记赵德明表示,“十三五”是贺州真正发力的机遇期。集群式产业势必在贺州“十三五”规划中浓墨重笔,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贺州经济发展的大型动力源,要围绕“一带一路”、贵广高铁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筛选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力、竞争力和拉动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延长现有集群产业的产业链条,谋划好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前完成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列入国家、自治区“十三五”规划,支撑“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
贺州市市长李宏庆多次在政府工作会上提出,谋划贺州“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意识、创新的理念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突出规划的战略功能和引导功能,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以更好发挥导航引领作用。新常态下制定“十三五”规划,贺州更要注重科学定位,体现时代特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记者注意到,贺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兰强也多次强调,贺州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西部大开发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结合点,作为珠三角经贵广高铁进入大西南的第一站,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也更能进一步做好做足“转化落实”文章,提高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水平,推动贺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贺州要紧紧把握广东自贸区设立、建设贵广高铁经济带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科学布局和推动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建设,加快打造“广西对接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和枢纽”;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以实施“粤桂县域经济产业合作示范区”和“生态新城”的“双驱动”工程为抓手,大力开展系列招商引资和互访活动,密切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联系,全力当好向东开放的排头兵。
号角声声,旌旗猎猎。“创新驱动”的新贺州,已经跃入世人眼帘。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