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助学
“大凉山起航公益助学”捐赠物资“进山”难
2015-12-16 11:52:08    四川日报

1.jpg
志愿者在整理爱心物资

 

  虽已暂停募集,但爱心物资依然从各地不断汇来,“大凉山起航公益助学”捐赠物资“进山”难——

 

  □本报记者 阮长安 文/图

 

  “这个助学活动还搞不搞,要怎么搞,真叫我们犯愁。”说话的小伙子叫何青松,曾在西昌读书,目前在杭州工作。近日他向四川日报民情热线(028-86968696)打来电话吐槽自己的困惑。

 

  2010年,在西昌读书期间,何青松和几个同学、好友发起“大凉山起航公益助学”活动,6年来先后募集衣服、鞋子、文具、书籍等超过6万件(套),凉山州10多个县的200多所小学都曾受益。

 

  然而现在,这个项目面临各种窘境——虽已暂停募集,但爱心物资依然从全国各地不断汇来,尚未发完的物资还有满满一仓库;核心团队成员陆续毕业离校,而专业志愿者难找;西昌周边需求渐少,偏远地区有需求却难送到……

 

  潮涌 捐赠的字典一天多达八箱

 

  2015年12月13日,凉山州西昌市郊的长安村。十多名志愿者正在仓库旁紧张忙碌地装车,他们把整理好的衣服、鞋子、学习用品装上车,将运到7小时车程之外的金阳县——那里是大凉山深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3℃。

 

  “我们要赶在12点之前出发,那边修路,过了1点就不放行了。”领头的志愿者沈萍不停地催促大家。一个多小时后,80多个纸箱将皮卡车和越野车全部塞得满满的。

 

  这是大凉山起航公益助学最新的一期活动。在之前的走访中,他们确认金阳县、美姑县、昭觉县9所学校的1000多名孩子急需过冬衣物和学习用品。他们要赶在今冬第一波寒潮到来之前,将这批物资送过去。

 

  车队刚开出库房,沈萍接了一个电话,便指挥车队停在德邦物流门口。物流公司员工又搬上车8个纸箱,“都是海南邮寄过来的字典和课外读物,刚到,这次正好带过去。”

 

  原本已塞得满满当当的车厢,顿时更加拥挤。沈萍说,今年以来,“大凉山起航公益助学”活动已经开展了6次。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