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医疗
治癌抗癌靠医生更要靠自己 一群癌症患者成功"自救"启示
2015-11-27 14:43:58    新华每日电讯

  早诊早治,群体抗癌,5年“重生”目标可期

 

  “有人说癌症病人绝大多数是被吓死的。因此心理治疗非常重要,要集体心理治疗。”赵平说。目前各种各样的抗癌组织,其实质就是一种集体心理疗法。

 

  “第25个‘五整’生日大会!”9月26日晚,孙桂兰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北京抗癌乐园·五整生日大会”当天在北京举行,672名癌症患者以及北京市的相关专家、领导到会,一起纪念癌症患者们5年以及N个5年的“重生”。“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肿瘤患者在治疗后5年无瘤生存,这个人就算是治愈,也就是说他再发病的机会和其他正常人群是一样的。”

 

  时下,医学界不断有人提出:把癌症看作是一种慢性病。因为癌症的发生与发展是渐进的慢性过程,从正常细胞到癌细胞,再到癌症,最快5年,通常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长。

 

  据卫生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癌症患者平均5年存活率仅为25%——30%,其中肺癌为10%,肝癌为5%。80%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即属于中晚期,尽管经过多方治疗,但他们的存活期一般在1至5年之内。

 

  “既然生了癌,就希望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赵平在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采访时,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案例。上海曾对2000名60岁以上老人连续10年进行定期体检,他们中发现的癌症病人占比为十万分之四千四,而5年后病人的生存率达到72%,“这就是早检早治的意义。”

 

  “有人说癌症病人绝大多数是被吓死的。因此心理治疗非常重要,要集体心理治疗。”赵平说,群体抗癌是医学模式转变的一种必然。目前各种各样的抗癌组织,其实质就是一种集体心理疗法,这是一种在国际身心疾病治疗中十分盛行的治疗方法。当人处于特殊的困境时,空洞的劝说不仅苍白无力,甚至会徒生反感。将这些有着特殊经历和遭遇的人组成一个群体,在这个氛围里互相倾诉、互相鼓励,更容易共渡难关。

 

  美国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通过集体治疗而得到感情方面和社会支持的癌症患者继续生存的时间,要比接受单独治疗的患者长两倍。在集体治疗中,患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有利于消除孤独感。这些做法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其生存质量,使他们能更专注于治疗,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有位新病友对我说,‘得病是件不幸的事,得了癌症更是件倒霉的事。不幸和倒霉混在一起,我还能活吗?’”如今天天脸上挂着笑容的孙桂兰说,“我认为能不能活,一靠医生的治疗,二靠自己。把不幸、倒霉的事统统抛去,一切都会随之而变。我们品尝了许多人没有经历的事,我们会更加热爱生活,会更加珍惜生命,会更加感恩亲人和朋友,会更加珍惜今生缘。”(记者 强晓玲 实习生 徐蕾 楚婧)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