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救援
2015年度中国慈善公益盘点·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风生水起
2016-01-06 17:47:21    慈善公益报

  弘扬志愿精神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与人为善,为人之本”、“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等古训,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要后,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整个社会除了对价值规律和利益原则遵循外,也更注重道德秩序和必要的社会保障。而志愿者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在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长期以来,中国志愿服务者汲取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大力倡导“行善立德”理念,使志愿服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相得益彰。

 

  2015年3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遵循,要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内在联系,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志愿服务的价值自觉、文化自觉、行动自觉。

 

  在深圳,李泓霖就是这样的志愿服务者之一。他是深圳五星级义工,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更是深圳市唯一的2008年北京奥运志愿者、深圳大运会第000001号志愿者。“我想锻炼自己,改变自己,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现在,李泓霖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幕后”,不遗余力地推动深圳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在李泓霖的支持下,几乎每一期的“募师支教”志愿者面试都安排在了他曾经担任副校长的竹园小学,竹园小学的老师们也在李泓霖的发动下,担任起志愿者的面试官和培训师。而他自己,则每次都在现场忙上忙下,安排面试地点、向参加面试者讲解注意事项、进行面试,选拔过后还要给他们上课培训。至今已经开展了15期的“募师支教”,已经从全国各地招募来了近1000名志愿者,这让李泓霖倍感欣慰。

 

  以李泓霖为样本,全国各领域、各行业、各地域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品牌鲜明、成绩突出、影响广泛的志愿服务先进典型,他们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深刻印证着志愿服务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