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的朋友贾振范回忆,“当时西外的专家楼,是最早在室内铺设地毯的公寓,为了不让来访的中国朋友不舒服,他亲自揭掉了地毯,要让自己和大家一样,不享受特殊待遇。”
在西安居住30多年中,让利用在法国的各种关系,积极促进和资助中国朋友赴法国留学和交流,同时又引荐了许多法国朋友来中国讲学交流。
乐善好施帮助困难学生
让的生活非常简朴,一直居住在西安外国语大学60 平方米的公寓里。以前身体好的时候,都是自己做饭,后来生活不便,学生轮流照顾他。让用节省下来的钱无私帮助他人,除了资助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师生外,曾先后资助了西安40 余位医生去法国留学讲课或从事科研工作,还说服法国卫生部门官员,给留学的医生提供奖学金。
郭太初教授说,“让的家乡在法国的阿尔卑斯山区,是当地著名的贵族,他在巴黎还有房产,但都提供给资助的孩子们居住,自己回法国时,就‘打游击’住在朋友家里。”得益于让的慷慨,不少农村青年的命运发生改变,而他们也大部分都在学成后回到了祖国。
为什么对帮助医生有这么大的兴趣?让说,医生的职业能拯救人的生命,帮助一个医生就等于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帮助中国大夫到国外去,一方面可以学习更先进的现代医学,另一方面可以把传统中医的精华带到国外去发扬光大。
他把微薄的收入用于订阅法文杂志,购买教学设施,不断资助山区贫困学子读书,退休后他又把几乎全部的退休金用来扶贫济困,并在2011年设立了“米睿哲中国爱心教育助学金”,陆续为陕南石泉13 名贫困学生捐款资助。为此,让被朋友们称为“乐善好施的洋教授”。义务陪护他多年的陕西中医医院大夫杨晨安说,让最大的追求是精神财富和朋友。让把法国贵族气质与中国上善若水的思想很好地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魅力。在他的世界里,人生是奉献,是关爱,是悲天悯人。在众人眼里,让是一个超越了国界和民族的人,是一个善良、高贵、纯粹的人。2014年5 月20 日,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专程拜访了让·德·米里拜尔先生,亲切询问了他的生活起居情况,对他一生为教育事业的奉献和取得的成绩作出高度肯定;同年,让先后被评为“陕西好人”和“中国好人”。
一个外国老人中国乐善情的精神令人感动敬佩。让去世后,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第一时间发出微信,他说,“斯人已去。留给我们的是如何继承他的意愿,我们会铭心纪念这位老人,将他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留存记忆之中,甚至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脚印里。以此纪念我们无国界的朋友让·德·米里拜尔。”老人的许多朋友都闻讯赶来吊念,还有不少远在法国等国外的亲朋好友。
连日来,西安这位外国友人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中国乐善情精神,尤如淋浴和熙的春风吹拂了西安大街小巷,传向三秦,传向全国。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