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企业
企业做公益的三种境界
2015-11-06 10:57:30    搜狐

   作为企业公民和公众人士,除了依法纳税,公益行为和社会责任感越来越成为衡量其道德指标的重要标准,这些软性指标虽然没有强制性,但是却事关企业和成功人士的声望和美誉度,很多企业和名人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但是在公益性方面丝毫不敢马虎。

  
  但是这个公益性的行为也分高下,有的企业本身就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做公益的使命感,对于公益项目往往非常用心,也有的公益行为往往是被道德绑架,不得已而为之,效果也可想而知。下面聊聊做公益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给钱完事
  
  做公益的第一种境界是给钱完事,这是最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看到某某房地产企业为某某灾区捐款壹佰万元,或者某某明星为某某地方扶贫捐出贰佰万元。对于这些捐款,捐资人往往大笔一挥,支票签署,和受捐地在媒体前合一个影就结束了。至于这笔钱干了什么,是被红会给郭美美买了几万的包包,是被当地干部给贪污掉,还是被有关部门给截留,则完全置之不理不闻不问,反正年底总结或者接受媒体宣传的时候,会将自己捐款之事大张旗鼓宣传一番。
  
  这种捐助最简单,最方便,但是效益最差,只和捐资人有关,而和受捐者关系不大,这是公益的最低层次,也是效益最差的层次,同时也是数量最多的层次。
  
  第二种境界,是给钱,还要做事
  
  第二种境界比第一种境界高出一个层次,典型比如王菲和李亚鹏的天使基金会。因为李嫣先天性唇裂,天后慈悲心大发拿出了大笔银子成立了天使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由王菲、李亚鹏等筹措资金,专款专用,筹措的资金只用来给儿童治疗天生唇裂。所以从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到寻找需要救助的儿童,寻找合适的医生和医院,以及后期儿童康复治疗等等都需要捐资人操心。
  
  这就比单纯的捐钱难度大的多,当然效果也更好。一是保证专款专用,慈善基金不会被浪费节流。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公益,减少行政的干预和操控。三是使得受捐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效果比起直接给钱要更有意义。
  
  第三种境界,不仅自己做公益,还能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然后还有第三种境界,不仅仅出钱办事,让受捐人得到真实好处,而且还能激发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典型就是最近东风日产捐助云南鲁甸走六万步上学的儿童。东风日产拿出300万人民币作为捐助基金,指定这笔钱用于鲁甸孩子阳光助学包、阳光陪护、阳光培训等公益爱心项目。这样就能保证善款真真实实地落在项目上,确切地落到人头上,使得那些孩子能够得到切实帮助,避免善款被用作它途或者被浪费瓜分。
  
  但是东风日产最高明的一点,还不是善款落地,而是通过自己的公益行为激发了社会对于鲁甸儿童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发起“万步阳光路”的公益活动,起到一个催化剂的作用。在“万步阳光路”的公益活动中,东风日产联合星爸林永健和新浪微博,借助公共人物和新闻媒体的力量,将这项普通的公益活动推广到社会活动的境界,充分曝光了鲁甸灾区儿童六万步上学的困难,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同时也刺激了人们的参与热情。
  
  如此一来,东风日产的公益活动则达到了三赢目的:公益善款被用到该用的地方;鲁甸的孩童得到社会救助;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而参与的公众既表现了爱心,也锻炼了身体;东风日产则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这就是公益事业的第三层境界,一个企业做好事,还带动大家一起做好事,最后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何乐而不为?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