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校园
赖艳婷:争做最美的大学生义工
2017-05-22 15:36:31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泊 伟   通讯员  张昊东)“趁年轻,多出去走走吧,你的经历都会是未来的礼物。”这是赖艳婷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一名学生,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她活泼开朗、热爱生活。同时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善行公益慈善义工服务队”的一名优秀的义工。

 
  “义工活动不仅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丰富了我的社会经验,拓宽了我的人际关系,更丰富了我的心灵。”赖艳婷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第一次在“老吾老敬老院”做义工时,帮一位老奶奶修剪指甲,被义工队的负责人看见后夸奖了几句,此后义工队服务老人的内容便多了剪指甲的环节。无意中的善举竟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让她更坚定了每周做义工服务的信念。
 
  赖艳婷告诉记者,她在做义工活动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困惑。“第二次去老吾老敬老院,有位老奶奶紧紧牵着我的手叫我女儿,和我说她的儿女好久没来看她,老人对女儿的想念让我动容,使我在老人面前流下了眼泪,也因为这个原因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再去为老人服务。”
 
  除了为养老院的老人们服务,赖艳婷还一直坚持在关爱儿童青少年的义工活动中。因为她在学校是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相对来说更懂得与别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必要性,她便帮助大家策划破冰游戏,也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其他义工分享,让大家都能更专业地为服务对象服务。“令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小朋友特别淘气,慢慢地别的义工都不愿意带领她了,但我还是坚持陪着她,依顺她的爱好特点和她慢慢建立关系,活动结束后小朋友画了幅画,还在画上写了几句话送给我,瞬间让我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值得。”
 
  赖艳婷告诉记者,和这些孩子相处久了,大家就像亲人一样彼此熟悉。每次都会陪他们踢球、学习、一起唱歌……孩子们都说她是他们最好的朋友。通过义工服务活动,让她深信每个小朋友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使,他们阳光、懂得感恩,从他们身上能让我们学到向上生活的勇气!
 
  大学期间,赖艳婷接触了很多义工服务领域:扶老、助残、环保、文化等等。从起初的为了完成40个学时,到现在从心底的热爱。时间沉淀下来的只有一句话:“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伟大的事”。
 
  其实我们都很普通,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别人都可以做到,但是我们又不普通,因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别人不经过努力都做不到。
 
  赖艳婷只是千千万万个大学生义工中的一个,但是他们的坚持,他们对于义工服务的热爱值得每一个人学习。我们相信,义工活动的经历一定是她大学生活中最亮的一抹色彩。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