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医疗
房企联手医院打造“医养结合”养老
2015-10-23 14:15:31    新闻晨报

  打出“医养结合”牌

 

  据介绍,万科今年计划再签约10个养老机构。“我们正在打造三条养老产品线——社区嵌入中心、城市全托中心、持续照护社区。”许青川向记者解释了三个概念的区别,社区嵌入中心聚焦“在宅养老”的上门服务,对接医疗资源,主要提供50-100个喘息式服务床位;城市全托中心更大些,内设医疗机构,提供100-300个公寓单元,打造家庭式居住环境;持续照护社区涵盖了医疗机构及生活服务配套的综合社区体,提供500个以上公寓单元。“三者字面上看是三个不同层级的养老服务模式,但实际上互为终端、平台,是一个共生体”。

 

  不止万科,本月中旬上海地产集团推出的“居住无忧”计划试点普陀区上河湾,也打出“医养结合”牌,由开发商提供知名医院资源进社区,包括在社区内设医疗服务点,提供一定的专家门诊预约号、社区食堂提供药膳等,还可以根据需求提供专业的健康档案管理,根据社区内客户大数据分析,提供针对性的特色门诊。

 

  [发展难点]

 

  养老自费成拦路虎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业正在成为一个日渐火热的“朝阳产业”,但与此同时,这似乎也是一条“荆棘路”。无论是一些老百姓的“邻避”心理,还是一些老人不认同机构养老的观念,都给养老产业的打造形成了阻碍。

 

  然而,更直接的影响因素,可能来源于我国的养老保险尚不发达。许青川指出,一些发达国家有着全民的介护保险,是在引入介护保险后养老服务才井喷式地发展起来。比如日本的介护保险,个人只需要承担介护费用的10%。而我国目前没有此类保险,所有的费用需老人及其家庭来全部承担。

 

  据了解,“智汇坊”开始营业时,许多老人都选择了位置、光线都不太理想的四人间或者性价比更高的两人间,他们中的一些人其实并不缺钱,但面对需要花钱时,仍仅仅满足基本需求。这是因为年纪大了,收入有限但支出持续不断甚至不可预知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业界认为,未来养老护理保险的推广或许会成为推动中国养老市场蓬勃发展的有效动力,希望能得到更多来自政府政策层面及社会组织层面的支持。

 

  许青川表示,万科在研究了国内外优秀案例后,认为未来的社会养老模式可以建立“3+X”共生产品体系。除了上述社区嵌入中心、城市全托中心、持续照护社区三级养老外,在引入包含如社区诊所、老年大学、社区健康运动设施、四点半学堂、社区食堂等的“插件式服务模块X”。以持续照料社区为中心点,城市级养护机构是平台和支持中心,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是业务触角,形成网状结构。同时整合上下游相关产业,形成养老产业生态。涵盖养老金融、福利器械(含药品)及设施、养老软件及信息系统、养老培训、文娱家政等方面。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