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时评
“纯公益教育讲座”变产品推销会?
2015-10-23 17:02:25    南宁新闻网

  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梁子妹妹所在的江南区某所民办小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师回应称,校方是在学校工作Q群上收到主办方发来的邀请函,邀请函上注明将同时邀请江南区的十几个学校共同参与这个公益性讲座。接到函件后,学校以为是一场公益性讲座,就没有怀疑。除没有通知一年级的学生家长外,学校向其他年级的家长共发放了800多张入场券。

 

  该老师表示,学校为了防止在会场出现带有商业利益性质的推销,给家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还特别通知了参加的家长,不要接受主办方以任何方式的产品推销。

 

  主办方:只是展示科研成果未强迫购买

 

  那么,这所谓的公益讲座,为何会出现商品推销?当日上午,记者电话联系上了讲座主办方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黄女士。黄女士称,讲座是完全免费的,活动本身只是给家长提供一次教育讲座,并非商业活动。只是在座谈会还有20分钟就结束时,才向家长“展示”了一下单位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强迫”家长购买,产品也都是家长自愿购买的。

 

  主办方此次活动是否向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随后联系了南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基建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很肯定地回答说,教育局在近期没有接到类似活动的备案,完全不清楚这个座谈会是什么时间举行的。

 

  [特别提醒]

 

  遇产品推销需谨慎购买

 

  据了解,近年来,关于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教育的信息,越来越受到父母们的重视。但囿于传统教育体系的欠缺,以及家长自身文化知识结构的不足,未成年人获得这方面教育内容的途径有限。一些商家或机构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打着各种旗号,以“公益讲座”为幌子,打政策法规的“擦边球”开展推销活动,令人真假难辨。

 

  记者通过网络查询,发现自2012年10月份以来,有多家媒体曝光了上述以“公益讲座”为名推销产品的行为。

 

  在此,我们也提醒学校和家长,在接到此类家庭教育“公益讲座”的邀请或传单时,可以向当地教育部门进行求证,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