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家长持由学校交由孩子带回家的免费入场券,到江南某酒店听了一场由中国青少年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公益讲座,会后却疑惑重重:说是纯公益的教育讲座,为何却卖起了听读机?而号称原价3099元的听读机,家长在会上以1500元就可以买到,是馅饼还是陷阱?在接到部分市民的投诉后,本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走访调查。
奇怪:家长去听公益讲座买了台听读机
“本来是去听教育讲座的,没想到最后变成推销某品牌听读机产品。”近日,家住江南区的梁子(应当事人要求化名)向本报官方微信反映称,上周,自己在江南区某民办小学读书的妹妹,带回一张学校发的免费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入场券和反馈表。妹妹说学校让家长于18日上午,到五一东路某酒店17楼会议室参加座谈会,要求家长在会上在反馈表做好笔记,并交给班主任。
入场券上介绍的讲座内容里提到,“能够很快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解决孩子不爱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学习问题”。加上入场券还是学校发送的,梁子的父母不疑有他,于18日上午准时来到该酒店参加讲座。
梁子的父母来到会场时,发现约能容纳300人的会场已座无虚席。讲座开始后,主办方一开始围绕孩子的教育问题展开讨论,用大家熟知的做人做事道理和身边优秀的德育案例,教家长用国学方式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孩子如何快乐学习等,给家长们带来很多共鸣,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
半个小时后,主办方突然话锋一转,开始推广起某品牌的国学听读机,声称这种听读机能够帮助孩子学习,提高听说能力,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孩子。幸运的是,原价3099元的听读机,因为“中华德育慈善基金”特别补贴了一部分钱,现在家长们只需支付1500元就可以买到这款产品,还特别赠送价值数百元的国学教育图书。
在主办方的大力推荐下,当时有很多家长都购买了这款听读机,梁子的父母也同样掏钱购买了一台。
学校:不清楚会有商业行为已提醒注意
得知父母去听讲座的经过后,梁子觉得很奇怪,本来是学校组织学长去听教育讲座,最后却演变成产品推销,很不合理。他随后通过网络查询,发现同类产品有的只卖几百元,感觉父母上当了。
随后,梁子微信联系了本报反映此事,质疑校方为何会替主办方代发入场券,推荐家长们参加这样的讲座,而且还要求家长必须参加,并做笔记,他认为这样的行为很不妥。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