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一台文艺表演,是一场书画展览,是一次明星晚宴,而慈善的最新趋势是结合户外和极限挑战。为了关注渐冻人,来了一场冰桶浇身的挑战;为了给贫困地区儿童“加餐”,连续24小时不吃饭体验饥饿;为了关爱罕见病人,来一场长达90公里的雪山徒步……
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必须营造全民慈善的大环境,拼创意、找明星、比毅力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真正的慈善不是博人眼球的行为艺术,而应该是切实的关爱与服务。
让慈善成为时尚明星更具号召力
近几年,由于地震、水灾、旱灾等重大事件,中国慈善事业越来越受到关注。慈善形式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公开透明化,而今渐渐有时尚化、明星化的趋势。
最近,演员江一燕连续8年利用休假时间到广西巴马支教助学的视频走红朋友圈。在17分钟的视频里,人们看到了她在课堂上与孩子们互动,师生们同吃同住,还给山区学校带来了衣服、鞋子等许多物资,筹款改善了教学设施等。然而,许多网友表示,此前根本不知道江一燕的这番爱心行动,默默无闻地付出8年,远不及在慈善晚宴上的一场亮相更博人眼球。 明星慈善夜开创了中国的时尚慈善先河,13年来它已成为当下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慈善新模式。上个月结束的明星慈善夜活动,在亿万网友的关注下闪耀落幕,3小时筹集善款4170万元,引得300家全国媒体争相报道。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明星慈善夜的成功关键是有集合了最具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明星阵容,其中不乏国内当红“小鲜肉”。随着《极限挑战》等明星真人秀节目走红,慈善夜活动也以明星战队的形式进行挑战与竞技。此外,活动通过全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聚拢到大量粉丝。许多明星参与到慈善卫衣义卖活动,也有许多企业家明星名模进行慈善慢跑,为慈善晚宴造势。
不过,对于普通的民间公益组织来说,“明星慈善夜”的模式无法复制,红毯华服,全程直播……所有这一切都需要非常昂贵的费用,再说上哪儿去邀请那么多义务参与活动的明星?同样令人担忧的是,公益组织也担心明星光环的喧宾夺主,就怕活动搞下来,人们只记住了光鲜的明星,却忘了受助人群是谁,更不知善款的花费去向。
运动结合公益徒步活动成新宠
近年来,徒步(跑步)类公益活动成为慈善新宠,参与者不仅献出了爱心,同时还锻炼了身体,成为都市人的新选择。如今,马拉松、铁人三项等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专业赛事普及开来,业余参赛的人员与日俱增,其中还不乏发烧友,在这股运动潮流下,促成了运动+公益的新组合。
就以去年和今年为例,上海举办过名为“一个鸡蛋的暴走”的50公里徒步活动,为多个儿童领域的民间公益项目筹款;北京举办过挑战8小时慈善徒步越野赛,以行走的力量帮助乡村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湖南举办过63公里湘江沿岸环线徒步毅行,宣扬公益助学、环境保护;还有曾经爆红的5公里“彩色跑”,也被冠以公益的名义。
就在今天,由新华网、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劝募中心、北京爱力重症肌无力罕见病关爱中心共同主办的“微笑梅里-罕见的行走2015”,刚刚完成了长达5天的苦行。由4名重症肌无力患者与8名爱心公众、志愿者组成的“爱力勇士队”从北京前往云南,沿古老的梅里雪山转山路线行走,平均海拔3100米,累计上升4000米,总里程达到90公里,以此行动为公益项目筹款,帮助病友早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参与者张晓慧本身就是一个病龄18年的重症肌无力患者,20多岁就病休在家,病情最严重时说话吞咽都困难,要用2个小时才能吃下一碗鸡蛋羹。而如今的她不但成为爱力的全职工作人员,还大胆报名参加了这次徒步活动,以切实的行动给病友康复的信心。
张晓慧告诉记者,说目前我国约有超过65万名患者,这种疾病“难以治愈,可以治疗。”然而,由于社会对重症肌无力缺乏了解,患者也缺乏知识和康复信心,而实际上患者可以康复并回归正常的生活。她认为,行走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超越自我,“对病情严重的患者来说,生活中的每一步都是罕见的行走。希望用罕见的行走,让病友的户外行走变得并不罕见。”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