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企业家
于立荣:美女企业家的公益梦想
2015-12-21 09:33:26    中华儿女报刊社

QQ截图20151221092854.jpg

   面对亲人的离去,她束手无策。经历几番打击后,她愈发坚强。

  
  “在我离开人世时,为什么不能捐出自己的器官,帮助有需要的人延续生命呢?”这个想法得到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支持,在她的影响下,她和公司的另外9名员工集体签署《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这是中国首次以企业名义进行集体捐献器官的捐献志愿登记。
  
  这只是发生在今年10月底,于立荣公益之举的一个小片段。
  
  冬日的下午,位于北京万寿路的一间茶室,本刊记者见到了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凌盛集团的董事长于立荣,40岁的她年轻漂亮,气质优雅,犹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人觉得非常温暖。
  
  一路走来,她与公益结下不解之缘:从2007年开始,她每年拿出企业利润的一部分来资助教育和公益事业。包括捐助平谷金海湖一小学改善教学条件;发起“健康行”大型公益慈善活动;拿出300万成立北京联合大学奖学金,帮残疾人实现梦想;成立北京凌盛爱心公益基金会等等。8年来,于立荣投在教育和公益事业上的钱超过千万元,她的梦想是做一个公益事业的推动者。
  
  艰辛的创业
  
  于立荣是青岛即墨人,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她出生时父母已经47岁,家里六个孩子她排行老六。因为孩子多,家庭负担重,生活比较困难。
  
  小的时候家里穷,家里的糖不可能说你自己随便吃,平时藏起来,谁表现听话才给谁吃,于立荣两岁的时候就爬着满屋子找糖吃,不小心就把治腿风湿的一瓶糖衣片都给吃光了,后来送医院抢救,于立荣就这样又捡回一条命。
  
  因为这件事再加上她最小,家里人都很宠。4岁时春节,家里来人,一个老奶奶带着小孙子来家里要饭,父母比较善良,给人盛了一碗肉,不料老奶奶吃了一碗又一碗。于立荣那时候小,哭闹,满地打滚,结果把人骂走了。母亲特别生气,大年三十晚上把她狠狠打了一顿。父母教育她做人一定要善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帮助他人。
  
  于立荣上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体育,非常热爱长跑,那时候学校条件比较差,快开运动会的时拉来一卡车沙,让学生帮忙铺操场,她在卸沙子时不小心从卡车上摔了下来,结果造成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这段经历对她的影响非常大,那时候她就下定决心要多挣钱,帮助家人过上好生活。
  
  大学毕业后,她曾经开过宾馆服务培训班,给学员培训三个半月,然后把学员送到宾馆做服务员,当时和酒店、宾馆接触多了,决定以后要做和健康产业有关的公司。因为特别喜欢体育,2001年,她开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北京凌盛体育场地工程有限公司,当时的定位就是主攻学校和酒店,因为酒店里面有康乐中心、跑步机、游泳馆和网球馆,学校里面有操场。
  
  于立荣2001年2月注册公司,但是到10月份就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好不容易接了个活儿,最后却收不回来工程款,讨要工资的工人把公司的门堵了。三个合伙人,其中一个悄悄把工地的东西给卖了,另外一个也提出退股,只有她一个人撑着,而且还要打官司催要工程款。
  
  于立荣提议和两个合伙人一起吃个散伙饭,她喝了点酒,特别难受,回家之后躺床上一边哭一边睡觉。手机铃声不停地响,她就把手机电池给取出,接着睡。后来她感觉不对,就把电池装上,打开手机看到姐姐发来的短信:母亲病重,速回!遗憾的是,她错过了见母亲的最后一刻。
  
  山东人有句老话:父母在,不远行,身为女孩子,当初创业的时候家里人都不同意,他们觉着作为一个大姑娘,为什么要去创业呢,找个好工作、好对象结婚就省心了,结果她偏偏喜欢折腾。等她回到家的时候,几个姐姐、哥哥都在院子里了,当时他们就说“你别折腾了,北京那么大是你一个姑娘能折腾的吗?”
  
  “当时在那种巨大的悲痛和内疚下,我的嗓子就发不出声了。”于立荣说,“母亲出殡后,父亲拿出一个存折,‘拿走吧,都是留给你结婚用的,看得出来你那么犟,你要是有本事就干出点工程出来,钱不够我再给你借。’”
  
  怀着对父亲的感激,于立荣回到北京,把父亲给她的钱支付了工人工资。接着干,当时她的车一年跑15万公里,一天一箱油,早上六点出门,北京的学校、宾馆、酒店一家一家去跑,那时候,她也不计成本就想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人把活干好就行了。为了能积累人脉资源,做更多的工程她就拼命往外跑,有时候回到家里已经两三点,下着大雨从密云、怀柔山里往回开,也不知道害怕。“那段时间是不知道害怕,不知道痛苦,不知道累,为了等一个客户,早上六点多就到了密云,到了昌平,在度假村那里等到晚上七八点钟,最后都把客户感动了。那时候真是靠拼靠吃苦去打动别人,结果还不错。”于立荣说。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