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慈善家族的奠基人老约翰·洛克菲勒出身平凡,但通过创立标准石油公司,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全球公司而迅速积累巨额财富。从年轻时就热衷参与慈善的约翰·洛克菲勒,在事业成功后,更将对慈善事业的投入呈指数般地增加。
1908年,老约翰·洛克菲勒建立特别使团,前往中国寻找可以开展的慈善活动,发现中国当时急需医疗卫生领域的改善。1921年,在洛克菲勒家族的资助下,协和学堂在北京创立,最终演变成如今的协和医院。从那时起,西医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医疗人员陆续来到中国,帮助建立医疗管理方面的学科和病例管理系统,同时也建立了护士学校用于培训护士。
1947年,在中国还充满不确定性之时,洛克菲勒家族向协和医院理事会捐赠了1000万美元,市值相当于现在的1.07亿美元,希望后者在动荡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至今,协和医院仍是洛克菲勒家族世界范围内的第三大受助机构,是美国以外的最大受捐方,对于洛克菲勒家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除了医疗健康领域外,洛克菲勒家族还在中国开展了其他的慈善项目,比如农村、提高人民阅读识字、提高经济机会。
截止到1937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赠款就已经覆盖了中国的13个省、60多家机构。
慈善业需要“耐心基金”
老约翰·洛克菲勒对于慈善事业的投资早已被验证为具有长期眼光,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战略性慈善事业之父”。
事实上,洛克菲勒所从事的慈善活动是非常细致的,而且具有战略考量,他不但希望缓解社会问题的症状,更希望通过长期努力能够触及或解决引发社会问题的病根。因此,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的创办人之一、大卫·洛克菲勒曾形容这种长期的战略性慈善投资为“耐心基金”。
在斯蒂芬·汉兹看来,中国持续十多年的经济增长已经催生出了财富阶层,而拥有这些财富的人也在改变,很多人都是40岁以下的年轻企业家,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得到了巨额的财富。然而,目前中国的慈善环境仍不乐观,许多慈善活动仍是短期行为和作秀渠道,并没有形成长期的机制。
对此,他认为:“战略性慈善是一种长期、耐心的投资,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投资,真正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其结果未必能在短期内看到,也需要以数年来计算,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根除社会的顽疾。”
他特别强调,中国富翁们还很年轻,美国慈善事业发展到今天经过了一百多年,因此应该给中国和中国企业家一定的时间,在“历练”中真正变得慷慨。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