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人物
李相岑为公益殚精竭虑
2016-03-01 09:59:00    慈善公益网

   慈善公益网讯(谢海渊) 2015年第九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楷模获得者——李相岑数十年如一日地做着一件又一件好事:他长期帮扶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在他牵头下成立的志愿者服务组织,从2002年时十几个人的“学雷锋小组”,发展壮大到现在3万多人的“河南省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组织公益活动上千次,累计志愿服务近200万小时,被人们称赞为新时期的“活雷锋”。

 
  弘扬大爱精神
 
  作为一名进城务工人员,李相岑挣钱确实不容易。但是他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观念。别人花几百元去听明星唱歌,他却认为,有这几百元,种一片树,永远是长青的;若帮助一个贫困学生,够上几年学,甚至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的命运。他觉得这样才是最值得的。
 
  在农村的年月,他义务为村里打井解决群众吃水难、修桥补路,无偿的为村办学校修校舍、帮助乡亲们盖房子。他置买了上万元的灌溉设备和建筑设备,供村民们无偿使用。
 
  来河南省南阳市20多年,他依然不改奉献社会、助人为乐的本色,不仅经常带领家人修补道路、清修护栏、铲小广告等义务劳动,更为了公益事业不惜倾其所有。他为抗洪抗震救灾、普法宣传教育、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家乡教育事业、社会弱势群体等先后捐款50多次,并资助10多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1997年2月,为迎接香港回归,他拿出31,997.71元捐给国家,捐款的尾数是香港回归日期。为烘托回归氛围,他又出资近万元组织多次庆回归文体活动,以此寄寓一个公民的拳拳爱国之情。
 
  2001年,他主动为政府分忧解难,认养了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的“梅园”游园,先后花费十几万元修建基础设施,并带着全家人长期坚持养护游园,修剪花木、清扫卫生,把游园装扮得花草茂盛,绿树成荫,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践行志愿精神
 
  怀着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美好愿景,李相岑从一个人做好事,发展到带领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做好事。2003年10月,他注册成立了“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至今社区志愿者协会已拥有个人会员万余人、团体会员上百个;2002年7月,他发起成立了“学雷锋小组”;随后,小组发展成“学雷锋志愿团”。这个协会是一个纯“民间”组织,既不向政府要经费,也不向会员收会费,其办公经费和活动经费都是李相岑自己掏腰包。
 
  作为协会会长,他根据会员所属行业、特长,组建了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的“南都救助团队”,扶贫帮困、传递爱心的“爱心超市”,义务对青少年进行“三理”教育的“心理咨询中心”,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德润南阳传统文化大讲堂”,进行公益宣传活动的“爱心艺术团”,还有“便民服务队”、“义务护路队”、“阳光义工团”、“普法宣传队”、“法律援助中心”、“健康服务咨询中心”。
 
  “南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所有费用全由李相岑一人承担。“为了组织各种志愿活动,到底花了多少钱,父亲自己也算不清。”他的儿子说,起初也埋怨过父亲,但渐渐明白:“有人为自己而活,有人为大家而活。父亲就属于后者,是为爱而生,为公益而活,为社会而活。”
 
  大家都说李相岑“有钱”,但走进他家,才知道他有多“穷”。家里没有一件像样儿的家具和家电;两个孩子睡高低床,书包、文具、衣服一用就是3——4年;衣服破得实在不能穿,还要拿来扎成拖把用。邻居王老太偷偷告诉我们:“经常看到李相岑的妻子到菜市场捡菜叶,回家制成干菜吃。”
 
  “他所有的积蓄基本都用在了帮助别人上。”他的妻子“控诉”道:“起初只要一有钱,他就回老家打井、修路、建校舍。后来就直接向社会捐款,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他捐款3万多;1998年抗洪,他不仅自己捐5000元,还发动工友一起捐。现在可好了,组织的志愿者协会,每年至少要3万元的活动经费。”
 
  面对妻子的“抱怨”,李相岑不以为然,他觉得这钱“花得值”,因为“社会需要的地方,才是钱应该花的地方”。
 
  彰显为民本色
 
  李相岑从1986年带领几十个农民工友到南阳承包施工任务,始终以敬业爱岗的精神对待工作,以诚实守信的人格对待用户。他亲自建过的各类建筑有几十栋,从没有出现过一例质量事故;住上他建的房子的有上千户,没有一户不满意。
 
  他经常说:“我们干工程,是百年大计,必须对住户绝对负责任,人家把多年的血汗钱交给我们为他们建房,我们应当将心比心才是啊!”因此,在每次施工中,他都精心安排,认真检查。他所承建的工程大都是优良工程。
 
  他对工友们同样守信,从不克扣和拖欠工资,很多次,在公司拨款不及时的情况下,他自己背负利息,到银行贷款为工人发放工资,从不让工友们生活受影响,他对工友的生活、学习、安全也关心备至,很多人跟随多年,不愿离开他。
 
  自从2003年以来,李相岑相继当选为南阳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行代表义务,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加代表培训,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在闭会期间,他积极参加视察调研和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等活动,就“一府两院”的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是李相岑的座右铭。因为他接触的百姓多,了解他们的需求,敢于反映他们的心声,历年大会上,他都能就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议案和建议。
 
  在当选期间,他共提出建学校、修道路、建市场、解决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等问题的议案和建议10余条,都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心声。他提出的《关于“4050”人员公益性岗位在岗期间用人单位必须参加工伤保险的议案》《要让文化大院真正发挥功能的议案》《关于落实社区基础建设“五定五站一场地”的议案》等均被相关部门采纳办理。不少群众有了急事、难事,都想向他反映,他被誉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