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田”,深圳既是一座改革之城、创新之城,也是一座慈善之城、关爱之城。CFP供图
李志龙的一天很简单也很忙,他有一句话说得好:“饭局不一定要去,但慈善一定要来”。短短的数年之间,他先后向社会捐款捐物近千万元。他解散掉300多人的服装厂,自掏腰包协助政府将厂房自我升级改造,以公益性的价格出租。他专心拍电影,所得按照比例捐给中国慈善事业。
自我升级改造
时间定格在2015年10月26日。此时,位于罗湖区新秀南工业区的新秀影视文化基地传来一阵阵机器的轰鸣声。这里,有人正在对外墙进行翻新,这里有人正在对这种原本破破烂烂的旧厂房进行豪华装修。
出钱的人叫李志龙,在罗湖很有名气,是一个慈善家。讲他之前,我们先看一组数据,截至目前,罗湖列入全市城市更新计划项目总数达到49个,涉及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在建项目达到25个,规划总建筑面积达到342万平方米。
城市更新计划中,目前跟李志龙在新秀南工业区的两栋5层厂房没有任何关系,可是,他却自己掏钱干起这样的事儿,当工业区还有一堆破破烂烂的厂房时,李志龙的新秀影视文化基地,已经变得潮流时尚,且在工业区内别具一格。
这天上午,李志龙手机关机,下午2点,再拨打他电话时,他连连解释,自己的工作时间一般是下午到翌日凌晨,下午看工厂的改造情况,晚上则研究电影拍摄方案。
就在今年,李志龙做了一道很大的选择题,他潜心经营的服装品牌DGVI原本有300多名员工,李志龙经过深思熟虑后,跟大家宣布解散后,潜心做起他厂房的升级改造。此时,厂房内除了零星的装修工人,其他地方已经显得空荡荡。
当然,李志龙解散服装厂的理由,并非经营不善,而是为了更加专心致志地去做一名导演,去拍好一部戏,去进行自我升级改造。
今年,李志龙做了两件事儿,他所做的慈善事业,累计已经花了近1000万,而他在罗湖的老厂房经过重新升级改造,也花了他近1000元。李志龙所为,正好赶上了罗湖区大力旧城改造的契机;李志龙所为,正好迎来了罗湖区产业转型的契机。
别人的升级改造都是政府掏钱在帮忙做,而李志龙式的升级改造却是个人行为。在很多人看来,他的行为,似乎在为自己厂房变漂亮找一个借口,以寻求更高的租金。
实际上,在李志龙看来,自己的厂房完成升级改造后,只需要15家影视文化公司进驻,租金只收取当地旧厂房租金的一半,李志龙的定价是30元/平方米,这在车水马龙的罗湖区,已经算是个白菜价中的便宜货。
这个价格,令罗湖区不少人眨眼。但李志龙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把慈善变成时尚,企业做多大慈善也要做多大。”也许,在李志龙的生命中,慈善和时尚成为他事业的载体,如影相随。
实际上,李志龙的一天,时刻与慈善挂钩。短短的数年之间,李志龙先后向社会捐款捐物近千万元。然而,“将厂房以公益性的价格出租,但一定要是潜心做文化的企业”,李志龙如是说。
要慈善不要饭局
日前,深圳罗湖今年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之一的社会组织改革正式启动,其中的“大爱罗湖”首届公益慈善项目对接会展示了这项改革的部分成果:有8家爱心企业与15个公益项目配对成功,资助项目金额159万元。
这一次,在前面“大爱罗湖”结对帮扶项目中,已经捐出上百万善款的李志龙又来了,“我现在工作很忙,整天忙着筹备建设新秀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朋友请吃饭和喝酒一般都不去,但有慈善捐助活动,我一定准时赴约”,李志龙对南都记者说的这句话很坦诚。
我们再次回顾下这个温馨的现场,在爱心企业与公益项目现场配对环节,李志龙的善举再次引起现场不少掌声,在22个受助项目中,有16个爱心企业和个人参加对接,但李志龙一下子选择全款帮助3个需要资助的公益组织。
李志龙称,善款会根据项目的进展进行拨付,但该企业对项目的扶持并不局限于给钱,接下来还要进行项目对接,公司还会组织员工,参与到这些社会组织的正常活动中。
李志龙来自浙江温州,温商血脉中特有的睿智、勤奋、敢于冒险,在李志龙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家里经济拮据,辍学当学徒,做建筑工人……就像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样,李志龙的人生经历之初,并没有显示出太多与众不同之处。
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与真诚回馈社会之心,李志龙一次又一次奉献爱心,捐赠贫弱群体,回报社会。助学、助医、助业、助弱、救灾……据罗湖区民政部门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开始至今,他一共向社会捐赠财物价值近千万元。
“诚信做人,厚德载物,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李志龙说,作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诚信和善德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够将诚信、善德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和安身立命的根本,体现了企业立身社会的高度,体现了自己作为现代企业家的人生高度与无穷人格魅力。
在付出的同时,李志龙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他的办公室有各种各样的荣誉:深圳市最具影响力慈善公益企业家、时尚芭莎爱心慈善企业家、罗湖区政府大爱罗湖慈善会结对帮扶爱心企业……
对话
南都:拍电影会不会忘掉长期从事的慈善事业?
李志龙:现在我转型做电影,打算每年投资几千万一部电影,无名影业的电影上院线协议的第一条就有规定:上线总票房的1%将捐助予慈善基金会,也希望院线共同给予慈善事业的支持。
南都:为什么选择从服装行业向电影行业转型?
李志龙:服装行业太辛苦了,做电影一直是我的理想,我喜欢看好莱坞大片,未来拍电影也会走大片的风格,我的想法就是拍一部中国的2025,内容偏向于科幻片。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