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机构
让慈善公益成为海南文明品牌
2015-09-16 09:52:57    南海新闻网

   省残疾人基金会“一元钱”捐出一个“慈善奇迹”,一年多爱心募捐近8000万元,爱心助残2万多人;上周,2015年海南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圆满落幕,共筹集捐款2967万元人民币,资助大学生5668人,筹款和资助大学生两项指标在全国位列第一……慈善公益事业已逐渐成为国际旅游岛的一大文明品牌。

 
  一点一滴的善行,汇聚着海南人民的真情大爱;高尚无私的奉献,彰显着文明之岛的精神风采。海南英雄频出、好人频现,已成为海南精神文明的靓丽风景。可以说,海南有根植文明的沃土,也有滋润慈善的甘泉。这沃土是人心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这甘泉是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及示范导向,加上良好的机制作保障、强大的媒体宣传来引导,海南慈善事业就如雨润万物、滋人心田。
 
  让慈善公益事业成为海南叫得响的文明品牌,说到底就是要争取最广大的人心。只有对慈善公益事业进行严格规范管理,才能赢得民众信任,才能凝聚最大的社会爱心,擦亮海南精神文明的金字招牌。例如,停止收取经营权有偿使用金,这直接影响“份子钱”;放开出租车总量和价格管控,改变僵硬刻板的管制方式;清理产权关系,减少出租车经营利益阶层等。招招直奔要害、毫不回避。
 
  “打车难”是中央关心、群众关注的大事。在不少城市,“打车难”已经成为市民出行之“痛”,打车难、服务差长期没有改观,交通出行不便,直接影响居民幸福感和城市形象。出租车驾驶员也感到不堪“份子钱”重负,收入低,工作强度大。
 
  这“两头不满”的背后,正是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僵化、利益固化所导致。在一些地方,政府实施的数量管制、严格准入,实质上造成出租车市场的垄断经营。既得利益者用种种方式促使政府严管数量、限制准入,以确保垄断收入。此外,经营层级复杂、产权不明,都导致层层加码,出租车驾驶员不堪重负。最后,这一切问题都转嫁到乘客身上。
 
  为了缓解“打车难”,各地也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公众之所以感到效果不明显,是因为这些措施根本不触碰最核心的利益壁垒,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对矛盾焦点“绕道走”。尤其是在经营权和价格是否市场化等关键问题上缺乏明确思路,所以治标不治本。而面对“网络专车”等新生事物,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又缺乏深入调研,征求公众意见不够充分,措施简单,从而容易给人留下“抱着既得利益不撒手”的印象。
 
  民生难点,必然是改革焦点,改革就是要触碰现有利益格局。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操盘者不能再“绕道走”,要有直面矛盾、打破既得利益羁绊的勇气。
 
  杭州出租车改革的一些措施还在征求意见阶段,其效果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改革直面矛盾的态度值得各地借鉴。期待各地深入调研,对出租车管理推出切实有力的改革举措,不要让群众年复一年“打车难”。


责任编辑:b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