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1米多高,从外面看就像一个漂亮的绿色大箱子。从本月开始,周口市在部分小区内设立了100个这样的“绿宝箱”,目的就是为了搜集市民们捐赠的旧衣物和图书,然后打包整理转赠给周边困难家庭和乡村小学。
“我们会定期将‘绿宝箱’里的衣物打包整理,然后捐赠给周边有需要的困难家庭或乡村小学。”昨日,负责开展这项工作的周口市义工协会负责人展翱告诉大河报记者。
“绿宝箱”方便市民献爱心捐衣物
昨日午间,趁着下班间隙,家住周口市建安路南段的市民许鑫,带着一大包衣物来到就近的颍河小区,将包裹投进了一个“绿宝箱”。
“前天在家清洗了半天,还专门用了消毒液,然后在家晒干,今天就赶紧送到这个绿箱子里了。”许鑫说,他要通过“绿宝箱”,把自己家里用不着的10多件上衣和裤子,捐给有需要的人。而在以前,这些衣物只能当垃圾扔掉。
据了解,从本月开始,周口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周口市义工协会,在中心城区不同区域的90多家小区,设置了“绿宝箱”,方便市民捐赠衣物。
昨日,大河报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这种1米多高的铁质绿箱子大多摆在小区的显眼处。随意打开一个箱子,就可以看到里面放了很多衣物。这些衣物被清洗后叠得整整齐齐,有的还专门用塑料袋包了起来。
“城市里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基本每年每个家庭总会有几件穿不着的衣物,而这些衣物经过清洗后还都能再次使用,所以我们就想了这个办法,方便市民献爱心捐衣物。”展翱说。
捐赠物品将送给有需要的家庭和学校
“一本旧书对于城市里的你来说,可能是占据书柜的负担,但却能让需要它的留守儿童露出一个微笑;一件旧衣物虽然不能让贫困家庭摆脱艰辛和无奈,但却能让他们感到社会大家庭带来的温暖和祝福……”在每一个旧衣物捐赠箱的显著位置,都张贴着这样一个倡议书。
据介绍,收到市民的爱心衣物或图书后,周口市义工协会会抽出专人进行分类、整理,对旧衣物再次进行清洗、消毒后,根据贫困家庭申请情况,向下发放转赠。如果图书达到一定数量,他们还将帮助一些偏远的乡村小学直接建立图书室。
“我就一个儿子,已经上大学两年了,他中学时代留下很多文学类的课外读物和杂志,卖了吧不值啥钱,这下好了,有了爱心回收箱,我一下全捐出去了。”市民王阿姨说,她通过微信把此事告诉儿子后,儿子还给她点了个赞。
据周口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李东升介绍,在每年的6月份,都会有“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其中,2015年的主题是“节能有道,节俭有德”。“我们也想用这种方式积极宣传勤俭节约的健康生活风尚,鼓励单位的同事间相互提醒,家里的亲友间相互提醒,呼吁大家争做勤俭风尚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李东升说。
展翱认为,作为社会公益组织,如果寻求发展空间,就必须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项目和公信力。今后,他们还将和各职能部门结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服务项目。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