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的18名志愿者,到如今覆盖全区的40多支志愿服务队,三水区的志愿组织走过了20年的奉献岁月。
据了解,三水区志愿者联合会(下称“区志联”)目前拥有注册志愿者4万多人,建立起了区、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志愿组织,并设立了普法、消防、医疗、科普等专业志愿服务队伍40多支,建立了全市第一支创文志愿服务队和社矫人员参与的志愿服务队,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者组织网络。
近年来,区志联以“真诚服务、情溢社群”为宗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主张志愿服务应该超越单方面“施予”的观念,强调“助人自助”。通过不断创新服务形式,区志联先后打造了“公益梦想行“、“与你同行”关爱残疾人、“绿芽融合计划”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掀起了全民志愿的新风尚。
随着三水经济发展加速,三水区志愿者组织也日益壮大,近年来发展速度也在提速。但相比其他先发地区,在发展规模、制度建设以及品牌打造等方面,三水有哪些需要借鉴、改进的地方?为此,记者采访了三水区相关部门及部分志愿者。
1.制度设计日臻完善 从个人热情到团体服务
“三水区志愿者联合会的前身最早成立于1995年5月,最初的服务项目主要是青春热线电话,一共18名志愿者,以‘知心哥哥姐姐’的身份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三水区志愿者联合会有关负责人回忆。
该负责人提到的“青春热线”,成立于1995年,成员18名,属于区团委发起的一个志愿服务项目,由建设银行赞助热线费用。志愿者成员主要来自卫生、教育、政法三条线的青年团干,目前部分成员走上领导岗位,仍有关注公益事业。
“那时候我们团队十几个人,都是年轻人,分班轮流在周六的晚上接听热线,通过倾听青年的声音帮助答疑解惑。”一位当年团队的志愿者在三水区纪念志愿活动20周年的现场回忆道。
20年过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近几年佛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开展,三水市民对志愿者的认知度和认同度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根据三水区团委的统计,2014年三水全区开展志愿服务场次607场,参加志愿服务36408人次,累积服务时数127828小时,服务人数超过10万人次。
数据显示,三水区属登记在册志愿服务团队共有52支(不包括各镇街分队),全区志愿者共44647人,约占三水区常住人口8%。
志愿者团队相比以往规模壮大的同时,三水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志愿服务需要热情,但是只有热情是不够的,专业化、制度化、激励手段都需要建立起来并与时俱进。
据了解,目前三水区主要是从制度保障管理、优化培训体系、引入信息化管理、健全激励体制等四方面,加快推进区志愿服务朝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在制度保障管理方面,三水区已出台了《三水区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和《三水区志愿者服务时间记录规定》,以往的《三水区志愿者协会骨干晋升制度》也进一步完善。在优化培训体系方面,建立了立体培训体系,采用新人跟踪员班长制,定期召开志愿者户外拓展,并创新培训方式。
而在引入信息化管理方面,则依托佛山市志愿者联合会网站和佛山志愿者APP两个信息平台,实现志愿者注册、计时、统计信息化。在健全激励体制方面,根据志愿者服务时数评比星级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特殊贡献单位等进行嘉奖。
2.服务覆盖范围扩大 品牌打造仍需加强
“志愿活动和我们当年相比,覆盖的范围扩大了很多,这个跟我们三水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在纪念活动现场一位志愿者称。
而据三水团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水的志愿服务主要集中在爱老助残、扶贫济困、助学义教、关爱外来工、环境保护、文明传播、大型赛事等方面。
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则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需求特点设立相应集中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在文锋西社区,是老城区,老人比较多,因此,针对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是重点;张边社区、乐平工业园等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刚开展外来务人员子女关爱活动较多;又如南山镇刚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项目。
三水团区委书记钱小霞也表示,希望重点在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打造和“社工+义工”模式融合方面作出努力。她认为,社区是一个地方最小的细胞,三水区建立爱心社区及“十分钟志愿服务圈”的工作在几年前就开始,试图为社区志愿服务打下基础。
此外,2015年三水团区委的“向力心工程”也把各级青年公益组织、青年商会、“两新组织”中的团组织的资源下放到社区,结合实际,把资源与社区挂钩结对,是社区志愿服务的新模式。通过在社区开展义工学堂、整合资源服务社区居民、评选优秀社区、组织、项目、个人以树立榜样等等,把服务工作落地,做实。
但钱小霞认为目前三水的社工机构主要还存在专业性不强、项目持续性不强、社工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而且阵地建设方面还需加强。政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力度是培育、促进本地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三水本地一位志愿者服务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个地区志愿服务活动水平的高低、发展的快慢,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三水近几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快速发展,自然离不开政府在这方面的大力投入。但同时他也指出,目前三水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快速推进的同时,在品牌塑造上仍需花费更多的心思。
在该负责人看来,中国志愿活动的兴起缘自政府自上而下的倡导和推动,并伴随城市社区建设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发展起来。事实上,如今志愿者服务水平、社会机构培育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市,最初志愿者服务的推进也是根据这一模式进行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深圳在志愿者品牌打造上非常成功,南海近两年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三水目前也在进入这个阶段,有必要对此加以重视。”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