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崇州市桤泉镇的荷风水村曾经因为公共空间侵占问题导致社区矛盾,当地政府便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了四川光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他们不仅通过在社工站开展活动的方式获得村民们的信任,还在旅游旺季通过参与式的方法,推动六位留守妇女联合起来摆摊,并形成了新荷人家“好吃嘴”的品牌,帮村民增收。
在此基础上,引导支持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在制定过程中,个别访问、小组讨论、田间收集、院落坝坝会都成了他们开展工作的方法。
接下来的时间里,社工站的社工们还将联合荷风水村村民一起探讨和成立村民议事会,建立完善的村民议事制度,并逐步淡化社工角色,将村庄发展工作交由村民自行决定。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
社工教育
对于社工人才发展趋势格外敏感的社工教育机构也注意到社工进一步分化的趋势,并陆续推出了相关的教育课程与评价体系。
自2012年起,深圳就致力于建设一所以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为主、其他公益服务人才为辅的专业学院,经过三年筹备,今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工作学院正式成立,成为了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领域的首家专业学院。
深圳社工学院拥有社会工作14个服务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将以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及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为指引,以九大社会工作服务指标体系为标准,以3大类28个系列的153门专业课程为支撑,开展社工专业人才培养。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经过一年的筹备,也将于今年正式开展招生工作。学院院长刘京强调:“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必须走专业化、本土化的道路。虽然很多高校设置了社会工作院系,但大多是‘拿来主义’,搬了国外的东西直接套过来,课本里讲的社工实务跟实际工作上的需求有很大差距,学生和岗位对不上。”
因此,学院将按照“行业办学”的模式,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突出社工实务及本土化研究。学院目前已经与多处国家级养老示范基地达成合作意向,基地将向学生提供实习及工作岗位。
9月份,学院还和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工作职业技能认证中心共同开发完成了《注册老年社会工作师职业能力标准体系(试行)》。
在不久的将来,不仅有社会工作师考试,还会出现老年社会工作师考试。
本土督导将不断涌现
分工不断细化意味着社工人才将进一步精专化,本土督导将大量涌现。这既是社工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解决了社工职业发展向何方去的问题。
由于我国社工恢复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最初的对社工进行指导的社工督导很多来自香港等地。
据媒体报道,2009年,东莞市财政就出资聘请了25名香港督导对东莞一线社工进行督导培训,为本土督导的出现做准备。
东莞本土督导的晋升路线为:一线社工—督导助理—见习督导-督导。2011年7月,东莞首次从一线社工中选拔出68名社工督导助理。2013年10月,东莞从68名督导助理中选拔出首批共34名见习督导。目前,东莞督导人才共达120名,其中督导助理40名,见习督导80名。
随着东莞社工督导本土化的推进,香港督导也在逐步“退出”。去年,东莞开始减少香港督导。至今,由市财政购买的香港督导人数已从最高峰时期的28名减至18名,即共有10名香港督导先后“退出”东莞。
“根据计划,明年初应该会选拔出首批本土社工督导。”东莞市社工协会秘书长王志伟透露。
不仅是东莞,各地的本土督导也在陆续出现,可以为专业领域的社工提供本土化的细分领域专业的督导。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委托现代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和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全国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计划”已经举办了六期,培养了一大批社工督导人才。
对社工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扩大,必将引起更多人的加入。
“我们明年还会继续推动更多的视障人士参加社工师的考试。”谈到未来,曾鑫强调。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