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网络求职成就业季新宠
2016-05-23 11:34:20    慈善公益报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牵绊着千万家庭,也直接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的前景和国家发展。

 
  如何化解史上最难就业季的亚历山大?对此,各地学校、社会、政府就业服务指导各出“高招”,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就业服务。其中,“互联网+”成了高校学生就业服务的重要渠道。
 
  就业服务智能化
 
  “上午9点半我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投简历,10点半就收到了面试通知。不用去招聘会现场,太方便了!”河南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四学生简雅君介绍说。得益于该校“互联网+双选”模式招聘会的模式,很多同学在电脑上实现了“面对面求职”。
 
  “上线招聘的用人单位此前长期跟学校合作,利用一天时间集中上线,效率很高。”该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桑俊勇高兴地说:“我们也可以通过筛选把用人单位分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平台上一目了然,不出校门,电脑搞定投简历、面试对接很方便。”
 
  无独有偶,“互联网+”的智能化服务形式已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扫二维码这种快捷的获得信息的形式,让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效率突飞猛进。
 
  “面对着招聘会现场数千个就业岗位信息,一时感到眼花缭乱。”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刘丽说: “在招聘展板前,我发现每家公司都有一个二维码,在经过扫描后,招聘企业的招聘需求、福利待遇等信息立即展现在眼前,很快就能根据相关信息内容找到了求职企业。”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日前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人社厅、中国海峡人才市场联合举办了大学生“互联网+”就业创业专场招聘会。有32%的学生在求职现场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此外,无法到现场参加招聘的毕业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获取求职信息。
 
  不只是在福建、河南两地,利用“互联网+”服务大学生求职的方式已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
 
  山西省就业服务局以“优化服务促就业,创业帮扶圆梦想”为主题促进网络服务进校园、内蒙古启动高校毕业生服务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招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运用“互联网+”为毕业生及用人单位提供优质便捷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网络求职自主化
 
  自媒体时代,信息交流瞬息万变,各种互联网+服务风起云涌,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只靠学校、社会、政府的搭建平台实现就业,更懂得利用互联网来推介自己,实高效就业。
 
  有关专家认为,“将‘互联网’与‘大学生就业’两者融合,让互联网与传统大学生就业进行深度关联,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活用互联网搭建的就业服务平台,能让更多大学生更快实现了就业。”
 
  “曾参加乐清市人社部门主办的3场招聘会,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浙江省台州市大三学生小旭说:“通过网络找到上海一家网络公司,一个月工资2000元,经过面试,顺利实现了就业。”像小旭一样网络求职者不在少数。当下,除了招聘会,网络招聘不断应用于企业招聘和人才求职活动中。
 
  “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填简历的比例这两年来有所下降,2016年公司通过在虹桥举行的3场招聘会只招到了部分职员,后来又通过网络招聘,才满足了用工需求。现在大学生求职者的求职方式转变了,更乐于网络求职,因此我们也应势去找人。”合兴集团人力资源中心招聘专员徐甜也对网络招聘深有体会地说。
 
  确实如此,利用互联网求职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求职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政府也对网络求职给予了支持。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了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决定联合举办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招聘周活动。
 
  招聘周将分春夏秋冬4场,分别于2016年3月22日至28日、6月23日至29日、9月22日至28日和11月20日至26日举行。期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分别设立网络招聘会分会场,免费发布用人单位信息及高校毕业生求职信息并提供相关就业服务。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