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如何让他们健康有爱地成长,长大后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感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河北三河汇福实验学校副校长周万明这样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在周万明看来,只有自己是一个有慈善心的人,才有资格去教育和感化学生。而他,正是用点点滴滴的公益行动,在诠释着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的德育心路。
小时候的一次志愿者经历,在周万明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从开始做慈善的那一刻起,他便没想过收手。来到汇福实验学校的这些年,周万明默默无闻、不间断地用自己的行动去关爱需要帮助的人,再把这份爱融入日常的工作中,去感染他的学生。
孝德:立身之本
孝德,永远是周万明放在第一位的。百善孝为先,用周万明的话说,“我们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不懂孝道的人,是不会被社会接受的。”在周万明的慈善路上,去看望最多的,就是养老院那些孤寡老人,为了给他们带去快乐,周万明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歌声为老人们送去祝福。
周万明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我是一个完全不懂乐谱的门外汉,但当我觉得用歌声能给这些长辈带去笑声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歌练好。”从那时起,周万明用手机成百遍地听,听完了学着唱,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歌声里,然后录成唱片,让周围的朋友试听,给他提意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万明的歌声带进养老院的时候,老人们都被他的歌声感染。
随着周万明的歌声走进越来越多的养老院,他的唱歌功力也得到了不断地加强,逐渐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位业余歌手,也让他慢慢走上了舞台,2009年和2013年,周万明两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任评审团评委,还登上过《幸福账单为你买单》栏目,成为当期人气最高选手,用他的歌声感动了许多人。
周万明把有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爱心艺术团”,亲自带队,走进一个又一个养老院,让孩子体会慈善带来的力量。孩子们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周校长不止一遍地教导我们,当爱心转化为动力,就没有完不成的事。”
师德:言传身教
在周万明眼里,学生就是一切,在学校负责德育和安全工作的他,深感责任重大,一者是孩子的生命,一者是孩子的心灵,二者缺一不可。
每天,孩子们上学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他们的周校长,直到每个孩子都安全地进入校园,放学后都平安地离开,他才会结束自己一天的工作,日复一日,始终坚持。
学校的老师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最让人感动的是冬天,一碰上下雪,周校长就会第一个到学校,把校门口的积雪扫干净,为学生们扫出一条安全通道来。”
在别人眼里,这是一种难得的坚持。但在周万明的心中,这是一种爱的延续。
公德:处世之道
“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具备,又怎能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呢?”在学校的德育课堂上,周万明经常这样告诉学生们。
周万明认为,诚实守信,是孩子将来走上社会必须具备的准则,这些教育需要从小抓起,从小为孩子们灌输公德理念。作为孩子的指路人,周万明也要求自己和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诚信待人,给孩子们树立榜样。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了一点。周万明自己所做的只是力所能及的一些平凡的小事,他始终以那些大爱之士为榜样,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公益,用行动表达爱,把爱传递出去。
“做好人,做好事,说真话,这是我人生的一个信念”,周万明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我愿意和广大爱心朋友携手同行,在爱心公益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用这份真诚来感化孩子们,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处处感受到爱的温暖。”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