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公益网讯(孙伟 魏少政 )初见老乡闫笑东,感喟艺术家的年轻之余,从他身上隐隐感觉到独有的儒风道骨,一种向往交友的升腾油然而生。笑东1984年出生于太行山下红旗渠畔的林州市采桑镇,2005年9月来到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西安求学,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从此,笑东人生中的西安篇章拉开了帷幕,并延续至今。从2005年9月本科入学到2014年7月硕士毕业,9年多的时间里,他从学校到社会,再由社会到学校,在这个教育、磨砺、再教育的过程中,他的羽翼渐渐丰满,人生阅历也不断完善,抱得佳人,逢遇恩师,获奖学金,參加展览。9年的时间里,他的变化体现在各个方面,然而对于艺术的热爱、执着、坚守如同他对于爱情的坚贞一样,从未有所改变。也正因为这种热爱、坚守和执着,让他在美院学习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放弃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关中地区以汉唐文化为根基的传统雕塑艺术的学习。

2011年10月,笑东的作品《孕》在首届西安美术学院“艺术的张力”展览中获得优秀奖; 2014年5月毕业创作《以梦为马》系列获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一等奖;7月,获西安美术学院王子云艺术奖学金三等奖和第九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优秀奖。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他的作品先后参加了“从长安到雅典-国际雕塑家工作坊”制作、“翼——中国雕塑学会青年推介计划第二季全国巡展”、“大同曾竹韶奖学金展览”、武汉美术馆“‘风口’青年雕塑邀请展”、敦煌“朝圣敦煌国际城市雕塑作品大展”等多次活动。
在笑东硕士毕业作品《以梦为马》系列雕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生动谐趣的形象。他选择人与马来作为表现对象,并将人、马合二为一,借助马的象征寓意,以马为“床”,勇敢地前行、追逐梦想。笑东将这些作品命名为“风行”、“路漫漫”、“花开的声音”、“冥”、“闻”、“谐趣”、“夜漫长”。这些雕塑表现了人在追逐梦想过程中,从出发时的意气风发,到前行中的漫漫长路,再到成长中的欢乐、反省、苦恼、关怀等问题的思考。笑东通过合理的选材,巧妙的手法,近乎稚拙的造型,将人追梦过程中的初衷、信念、智慧、乐观、持恒等精神诉求生动呈现,趣味横溢。而这个马上的追梦人,是你、是我,又何尝不是笑东自己。
《以梦为马》系列作品中,笑东使用了一种古拙,厚重的雕塑语言,其将马的腿部进行压缩,使马的身体呈方圆形,方圆的躯干和四肢造型将力量很好的收住,从而更好地传达出一种对于梦想厚积薄发的力量感。为此他吸收了汉代雕塑《马踏匈奴》的创作匠意,表意在先,造型在后,作品不去刻意追求写实,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特性,从而达到内容表述地完整性。甚至为了达到这种完整性,不惜将雕塑的很多地方“留白”、“不雕”,使作品内涵显得意味深远、耐人寻味。同时,在笑东《以梦为马》系列作品中,每一件作品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流露,又何尝不是他自己人生体会、生活情感的一种由内及外的传递,是他对于艺路漫漫、前途飘渺的一种反思与冥想。
在林州紫光文化市场笑东的工作室,一件件艺术品、一杯清茶见证着笑东的真诚和自然:“三年的学习生涯到此告一段落,对过去的总结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前行,一路走来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无论如何这些作品都见证了自己的成长,稚嫩也罢、成熟也罢,敢于示人能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笑东说,搞艺术实践要善于总结,查找不足,以己为镜,自勉,继续求索。我喜欢中国汉代气势恢宏的石刻艺术品,在创作中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感悟完全融入每一件作品中去。我想通过研究中国古代雕塑和民间美术,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雕塑语言。在谈及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问题时笑东认为,我的灵感来源还是比较多的,一个树根、一块石头、一团泥巴、一片云彩等等都可以激发我的创作灵感,有时无意识间的信手涂鸦,都可能成为我创作的造型,而中国古代的传统雕塑、民间美术则是我吸取营养的重要土壤。而对艺术的感受和认识,其内容好比是一幅精美的画作,形式好比是一幅画的外框,是方是长需要好的景来配,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形式来表现,二者需要完美结合才能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我更喜欢从形式出发,在开始创作的时候,先不去想太多的细节,而是从自己的感性出发,追求无拘无束地形式,同时在探索形式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一件美好的作品我认为应该是从自己内心出发,去创造一个适合表达对象情感的形体。例如以梦为马,它既是作品的名字,又是对我目前状态的真实描绘。真实、有趣、唯美是我所不断追求的,超凡脱俗的境界是最高目标。

林虑山既是华夏贤孝文化发祥地之一,也具有淳朴善良、宽厚隐忍之民风。在当今各种观念横行的艺术环境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沦为意识形态的俘虏,受制于意识而失去了对艺术真谛的追寻,也忘记了自己踏入漫漫艺路的初衷。然而,大浪淘沙,去粕存精,在我们身边还有这么一批人,他们有着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具备的品质。正如著名批评家王林先生所说:这类艺术家在人格上是独立的,不为风潮所动、不为功利所诱,甚至不为自身的激情和客体的冷静所困,他们只是凭籍知识、思想、良心和灵性构成的责任感,以个体感悟而非社会权利的方式去关怀现状,关怀现状中人的遭遇。正是这类艺术家赋予了艺术一种圣洁、一种力量、一种与人亲近而又助人丰满的可能性。在“艺术”与“人”这个命题的表述上,从林虑山走出来的青年雕塑家闫笑东,以持之以恒的韧劲,厚积薄发、借古开今,展现了当代艺术家应有的独立人格和品质魅力。用笑东自己的话说,创作需要你保持一颗纯洁的内心、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探索、去创造,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感谢所以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一切和生活有关的人和事,包括艺术。
风起关中,梦回汉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笑东带着从林虑山走出来的一股隐士之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他乘着一匹汗血宝马,从汉唐走来,自关中出发,正坚定地走向他梦想中的远方。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