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合肥:探索借助网络平台放大公益效应
2015-11-13 17:01:00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我们前不久与合肥市红头车公益组织合作,在网上为一名白血病患者发起募捐义卖活动,总共筹集3万多元,部分解决了患者的医药费。 ”林万胜说。

 

  而众包的概念,就是通过组织之间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大公益项目。随着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单一社会组织无法承担所有的公益项目,需要各类组织分工合作。将资金和项目结合起来,分包给社会组织来做,这是开展公益活动的一个好办法。入驻创新园的合肥市庐阳区德泰和健康心理公益文化发展中心本身就是一个公益网站,可同时在线为300多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该组织先后3次参与合肥市孤独症康复协会、爱飞扬公益组织发起的爱心活动。“项目中涉及到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由我们来负责提供咨询服务。 ”中心负责人程洁说。

 

  记者了解到,为保障公益社群的健康发展,庐阳区在线下为通过社创选拔大赛获奖的社会组织给予5000元至 50000元不等的扶持经费。同时,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并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园区也会将一些资助信息转到安徽社创公益社群,以供参考。

 

  “线上做公益,线下做支撑”,这是庐阳区互联网思维下的一个全新的公益概念。

 

  孵化发展平台,抱团输出服务

 

  眼下,德泰和健康心理公益文化发展中心正与国内一家专业机构合作,准备在其网站上邀请专家授课,在线培训心理咨询师。而在此之前,该中心已经与国内多个公益组织合作,每周在线分享心理学课程。

 

  与相关单位、机构跨界、跨组织合作,主动向公众输出服务,这是安徽社创公益社群的未来目标。随着各类资源的不断集聚,庐阳区社会组织创新园希望将公益社群逐步打造成该园区的线上孵化平台,促进社会公益组织联合服务,最终形成一个公益网络,扩大服务覆盖面。

 

  目前,园区内一些比较成熟的社会公益组织已经开始自主发展。怡康暮年关怀服务中心与合肥市孤独症康复协会合作,共同申报省民政厅服务项目,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为项目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化服务;合肥义工团在网上拥有了自己的志愿者平台,并按照社区、爱心超市等不同类别,细化志愿者服务内容。

 

  在线下,创新园也在帮助公益社群里的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寻求结合点。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反哺社会,公益营销就成为了许多企业的诉求。而公益组织的公益性可以与企业的要求结合起来,为双方合作打下基础。 ”高志强说。

 

  经过不断实践,今年11月份,庐阳区将举办第二届社会创业选拔大赛,并按照互联网的思维,打造一个全新的选拔孵化模式。赛事报名启用网络报名方式,并与网络平台合作,提供技术支持;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启动资金通过与众筹网对接来获取,并与线下资金的筹集结合起来,培养组织自我发展能力;社会组织入园后即加入安徽社创公益社群,促进其在起步阶段走上跨组织、跨界合作发展之路。

 

  据统计,庐阳区社会组织创新园的孵化机构在社区已开展 386次活动,服务 10000人次,服务时长共1077个小时,带动社会志愿者参与1311人次,服务时长4056个小时。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