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深圳:慈善超市探索社会化运作
2015-10-15 11:25:57    温州慈善总会

  在8个区属慈善超市里,盐田区慈善超市算是“财大气粗”的。它每月的服务人群有600—700人,除了低保户外,还辐射到了低保边缘人群。超市里卖的东西也相对丰富,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

 

  “这建立在区政府大量投入的基础上,盐田区慈善超市每年的补贴有50—60万,”盐田区捐助中心前主任王建设告诉记者,市福彩公益金每年向全市9个慈善超市各投入20万元(今年升为25万元),用于采购各类物资,其余的由区政府补贴。“按照规定,区政府要按照和福彩公益金1∶1的配比补贴,盐田区高于这个比例。”

 

  然而,更多的区慈善超市并没有这么高的投入。“一些区里没有按照这个比例给补贴,或者是补贴少,慈善超市的人员工资、日常开支等费用都从20多万福彩公益金里出,这样能够补贴给低保群众的物资就非常少了,”市捐助中心主任张思全告诉记者。

 

  “一个慈善超市需要1—2名全职工作人员,场地费、水电费等加起来数额不小,再加上深圳的低保户不多,每个慈善超市也就是服务几百个人,这样算下来,运营这样一个慈善超市的投入收益比是比较低的。”张思全说。

 

  变革 社会化运营慈善超市

 

  不仅是深圳,运营成本高、自我经营能力差是全国慈善超市的通病。

 

  2014年初,民政部公布《关于加强和创新慈善超市建设的意见》,鼓励慈善超市开展社会化改革。今年9月,深圳首家,也是广东省首家社会化运营的慈善超市开业。

 

  记者在中民时代广场看到,经过全新装修的慈善超市非常“亲民”。以前超市+仓库的格局被打破,200多平米的面积全部开放,一入门,像是一个常规的便利店,价格与其他便利店价格无异,在便利店的一侧,堆放着大米和油,低保户专享8元10斤大米,5元1.5L油的价格。便利店内侧是衣物鞋子,价格5元、10元、20元不等。超市的墙上贴着慈善超市的介绍和漫画。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