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人文为本 心宽展爱
2015-09-19 13:16:39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证严上人9月17日台中慈院行脚开示】

 
  “我期待老人院应该要在家庭里,要让家里的人好好的照顾。”证严上人9月17日行脚至台中慈院,聆听医护同仁的医疗报告与温馨座谈,听到护理部报告护理之家收治的长者,医治过程中也辅导他们可以重新回到家庭生活,也感受到台中慈院医护一心,将慈济人文落实在医病之间,让上人倍感安心。
 
  人文涵养需重视 真诚如是世间法
 
  现今医疗界都很重视“人文”,不同于早期社会都是说“文化”。上人认为,文化是一种潮流,不同的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世代,都有不同的文化;然而,上人强调的却是“人文”。
 
  “人文是打从内心的,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本来具有佛法里面说的,就是那一分的真,每一个人真心的如是法,如是世间法,如是出世间法,不管是要修行,也需要有这一分人文,打从内心真诚的诚意,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的诚意,彼此之间的诚恳,这都是打从内心的向外表达。”
 
  医疗需要人文,慈善更需要人文。上人提起中台苏迪勒过境台湾,造成新北市乌来、龟山等地区发生严重泥石流,慈济志工8天动员上万人进入清扫,同时赶在开学之前恢复校园环境,让学生得以如期上课。
 
  “(乌来)变成一个国内外很有名的温泉区,有利可图所以不断地开发,变成过度开发。所以这一次苏迪勒台风来,不客气地就在那里……老天爷也会发怒,所以在那里重创。”
 
  不舍乡亲受苦难 急难发放援清扫
 
  乌来是一个知名的观光区,平日游客很多,相对造成的污染也较多。苏迪勒所夹带的暴雨,将土石冲刷下来,造成多处房屋、旅馆受损,连带将排泄物混入泥石中,一并向下冲刷。
 
  “人多量就多,愈到污水窟里面,土石流一来,泥土就跟这些东西混合在一起,都是满出来的,流入地下3楼……慈济人要清,不只是清外面的,还要清到地下3楼,从淹没掉的一直清一直清,光是泥土要上来就不简单,一桶又一桶。(台北慈院)赵(有诚)院长、副院长还有科室主任,他们去都说,原来泥拌水是那么重,不只是重,又臭,因为粪池所流下来的,跟泥混在一起,真是不堪忍耐,真的是粪尿地狱,实在是非常难清。”
 
  慈济志工打从内心不舍受灾乡亲的处境,主动报名前往参与清扫工作。不只小区志工如此,医疗志业体、教育志业体以及基金会同仁,也都纷纷利用周末时间加入。“我也开始在附议,青壮年在哪里?你们要问慈济在哪里,我现在要问的是青壮年在哪里?这种时候,慈青等等会不会投入?”
 
  听到上人的号召,许多青年志工也趁着周末休假日,前往灾区援助。然而,放眼放去,多数慈济志工都是上了年纪的长者,从50岁、60岁、70岁、80岁到90岁的都有。
 
  “我在台北有90岁的老菩萨来跟我分享,我跟他说,你这样跟着人家做,从头做到尾?他说,‘乌来我都上去了。’乌来你也去!那个泥土那么重,你也去!他说照样铲啊,帽子戴起来,包一包,没人知道几岁。师兄师姊都没有发现到吗?‘有啊,就是被发现了,所以把我派去洗碗盘。’”
 
  志工付出真诚,出钱出力无所求地付出,还要向接受援助的人感恩。除了清扫,因为水电无法正常供给,志工也为受灾乡亲准备餐点、发放慰问祝福金,让受灾家庭作为应急之用。
 
  “想说他们都淹光光了,真正急用的零用钱,可能不方便,所以我们还去发急难救助金,还帮他们清8天。若不是真诚的付出,那样的无所求,清扫完之后那些人也不知道你是谁,只知道原来这些人叫做‘慈济人’,只是这样而已。”
 
  诚正信实展人文 尊重互爱同精进
 
  慈济志工从心散发出来的诚正信实,正是慈济人文最真实地展现,也最是令人感动。慈济四大志业都需要人文,上人期许台中慈院的同仁们,有发挥大医王、白衣大士闻声救苦的使命,做到医学中心的医疗质量,让每一位来医院除病灶、找健康的民众,都能真正感受到轻安自在。
 
  “做事要心宽,不只是心宽,还要有那一分尊重的爱,每个人都感受到这一分尊重,而且被爱,这种被尊重、尊重人,自己就受到人家尊重,这种付出爱,感受到爱的人,大家也共同回复延伸爱。‘感恩、尊重、爱’只有5个字,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做,我们理想的方向,总是要靠我们大家。”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