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推村地处和田地区策勒县恰哈乡以西,共有637户1844名村民,人均耕地仅1.1亩。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工作组住村以来,台推村村民都说,美好的变化天天都在发生。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按照“抓整顿就是抓班子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住台推村工作组把开展“访惠聚”活动与“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结合起来,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衡量“访惠聚”活动的标准,先后与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联系单位召开七次联席会议,研判存在问题、完善整顿方案、总结分析工作,通过为党员干部上党课、共同过组织生活的方式,帮助村党支部发挥整顿主体作用,形成整顿合力。
为强化对“两委”班子的传帮带,工作组建立住村干部与村党支部成员“结对子”、“一帮一”帮扶机制,党建对党建,团建对团建,妇建对妇建,尤其是通过工作组组长带村党支部书记,在具体工作中手把手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帮助村干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把村党支部带起来。工作组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帮助基层党员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同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和青年代表赴乌鲁木齐、昌吉和石河子参观学习。组织村干部、“四老”人员、全体党员赴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和田市企业等地参观学习,加大对年轻党员、后备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壮大党在基层的力量。
此外,工作组还在村里成立党员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和民兵之家,完善了各类队伍建设。通过开展表彰好党员、好干部,邀请勤劳致富的党员在道德讲堂和做客村广播室,讲述身边人身边事,进一步激励了党员、模范发挥作用。全面开展“星级化”创建工作,开展表彰奖励“十个好村民”、“最美家庭”、“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活动,让村民的精气神更足了。
扎实推进“去极端化”
在村委会大院的小广场上,每到周末,每到夜晚,这里总是充满欢歌笑语。在工作组和村干部的带领下,随着《小苹果》、《萨满舞》等欢快的旋律响起,大家都情不自禁舞动起来,从年逾古稀的老人到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从年轻靓丽的姑娘到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的媳妇,都乐在其中。
“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和“说不过、说不清、说不服”的问题,是基层干部面临的难题。现在,工作组总是先学一步,在把文件、政策学深学透的基础上,带着村干部一起依法管理村级事务。结合村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村里宗教氛围较为浓厚的实际,工作组充分利用入户走访、村民大会、党员干部大会、村里宗教人士会议、大型文体活动等有利时机,开展党员讲政策、青年讲理想、妇女讲时尚、普通农民讲变化等大宣讲活动,让群众认清真相,明辨是非。
每天早上,伴随着台推村村民们一天生活的开始,村里的大喇叭就会响起来。工作组在1小时的村广播节目中,专门开设了法治栏目,通过深入浅出的“法治新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能力。
眼下,村子里的村民麦西来甫跳起来,妇女漂亮的脸蛋露出来,艾德莱斯绸裙飘起来,现代文化深入人心,“去极端化”工作有效开展。
做好群众工作
半年多来,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住村工作组把办好事与做群众工作结合起来。从走访慰问“四老”人员、贫困户、五保户入手,扶贫帮困、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通过建立工作组成员对口联系帮扶制度,确定每个工作组成员分别与3户村民结对子、交朋友,进而加强联络、加深感情。
按照“六室一场一超市”的要求,投入4.8万元建设便民服务中心。筹集价值5万元的衣物定期投放爱心超市,供村内孤寡老人、低保户、贫困户等群体选用。就业是新疆最大的民生。
工作组与和田地区技工学校策勒分校开展合作,为村民尤其是“80后”、“90后”青年和妇女争取到技能、技术培训学费减免政策,目前44名村民完成了汽车驾驶培训第一期学习任务。半年多来,工作组不仅争取到价值7.6万元的“妈妈卫生包”暨婴幼儿奶粉捐赠活动项目,让200多户村民受益,还多方协调帮助村民加固堤坝、支援抗洪抢险;投入32万余元实施培育苗圃、开办地毯编织厂、兴建农牧民创业基地暨便民服务中心、增挖排碱渠等民生工程;投入25万多元打造长202.2米,面积364平方米的精神文明一条街。流动电影放起来,音响设备响起来,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集农家书屋、绿色网吧、儿童快乐家园等功能为一体的村民文化活动中心,让村委会大院成了村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从帮扶生活到支持发展,工作组联合村“两委”已为村民办实事好事、解决热点难点问题50多件。一件件小事聚了民情、暖了民心。如今,台推村村里多了欢声笑语、多了青春气息、多了新风正气。人气旺了、笑脸多了、发展信心足了,村党支部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威信越来越高,村民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