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各地活动
汇大众慈爱 行帮扶善举
2017-04-18 14:19:52    慈善公益报

   ——四川省众扶慈善基金会的一段创建历程

 
  慈善公益报( 唐 波  本报记者  钟 伟) 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慈善志愿者服务机构——四川省众扶慈善基金会,可谓一枝新秀——2016年6月筹建,10月经四川省民政厅核准通过,12月正式成立。基金会秉持“同创共享,众扶扶众,利他惠众,共繁共荣”的办会理念,以“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创新慈善活动、服务慈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创建西部慈善智库、打造民生基金平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产业慈善”为方向,短短几个月时间,在“汇聚公益力量、传播爱心精神、促进慈善发展”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慈法善动聚力量
 
  2016年3月的一天,四川成都。一个普通的公园茶社,一群来自各条战线的退休教授、学者、资深媒体人、文化艺术界人士围席而坐,他们大都有过军旅生涯。在这里,他们听到一个企盼已久的好消息:“我国第一部关于慈善的法律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成立慈善机构?创建西部慈善智库,打造民生基金平台?”“精准帮扶,产业慈善?”“我参与,出10万,你们呢?汇聚社会力量,助推社会和谐……”当过兵,做过记者、律师,长期从事法律顾问工作的柏鹤话音刚落,大伙儿你一言我一语,议论风生,好不热烈。大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勾勒出众扶慈善基金会的基本框架。
 
  一天,两天……学习,讨论,筹集慈善基金。一月,两月……选址,起草《章程》,制定《管理办法》,一项项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从筹建,交申请资料,再核准通过,到正式成立基金会,众人拾柴火焰高,平台终于落地。基金会的主要成员聚在一起,谈论起基金会一项项即将展开的工作无不充满激情,一个个信心满满,矢志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201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实施,每年“9月5日”被定为“全国慈善日”。听到这个消息,基金会的领导们欢欣鼓舞,一有空就捧起《慈善法》研读。会议室、办公室常常灯火通明,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讨论,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绘就工作蓝图。一个个活动也相继展开……
 
  助学扶众融和谐
 
  “2016年初冬,基金会50多名志愿者带着捐赠的越冬物资和文化用品,翻山越岭10多个小时,来到长征途中著名的彝海结盟地——大凉山盐源县右所乡希望小学。”柏鹤理事长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得知爱心人士送来过冬的被褥和学习用具,孩子们满心欢喜,淡淡的羞涩中充满着热情和期待。
 
  操场上,少先队员给志愿者敬献红领巾,升国旗、唱国歌、做游戏,现场的所有人很快融为一体。唱歌、奔跑,跳跃、欢笑,志愿者们忘记疲劳,孩子们忘却羞怯,整个校园沸腾起来。回忆起那个场景,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仍很激动。
 
  “这就是人间温暖的传递!”教室里,志愿者赵映红为高年级同学上了一堂“播撒希望·放飞梦想”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在《歌唱祖国》豪迈歌声中,佩戴红领巾的孩子们挥舞着小红旗,与教室里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现场气氛格外热烈。
 
  “我很欣慰,这个冬天学生不再寒冷,4年多来没见孩子们这么开心;我很感动,你们跋山涉水,没喝我们一口水,真情奉献、任劳任怨。……”这是右所乡小学田维垚校长临别感慨。
 
  夕阳从海拔3200米的凉山州后龙山脉渐渐隐去,月亮悄悄地挂上了山头。短短3个小时后,基金会的志愿者与孩子们的分手却胜似亲人离别、难舍难分。“再见了,叔叔阿姨……”孩子们依恋的告别声被山风吹得越来越远,欢乐淡去,泪水惜别。
 
  那晚,汽车颠回西昌已是深夜。返回途中,10辆车遭遇了7个车胎划爆、1个水箱挂漏的困境,志愿者们不得已在泥浆里推车前行;中途收到右所小学田校长的信息:“知道你们还在路上艰难前行,谢谢基金会的关怀,我将与孩子们倍加珍惜,心怀感恩!”看了这条短信,尽管在高海拔的山上仍旧挨冻受饿,但短短几句话暖人心扉。
 
  “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绽放,不知道在哪里绽放,相信在基金会叔叔阿姨的关怀下,我们一定会绽放!”翌日,孩子们发来头天晚上铺着新被褥睡觉的照片和一段话。那一刻,同行的志愿者们不禁潸然泪下。此行不仅送去了温暖,重要的是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希望、燃起了梦想。
 
  汇善成流传精神
 
  2017年1月9日,四川盆地的冬天潮湿阴冷,而这一天的成都新华宾馆却显得格外温暖。各界爱心人士来到500多人的会议中心。现场到处是鲜艳的爱心围巾、红色画册,整个大厅成了红色的海洋。“携守童行·让爱回家”大型公益慈善主题活动在这里如期举行。
 
  “儿童是花朵,是未来。我们通过走访、调查,把目光聚焦到关心留守儿童和边远山区教育上。”基金会工作人员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此次活动几经筹划,通过基金会全体同仁的努力,终于在1月9日这天拉开序幕。
 
  现场,几个稚童身穿白色天使服,手捧蜡烛,在优美的《让世界充满爱》音乐声中,缓缓走上舞台。同一时刻,显示屏上传来的撕心裂肺的“妈妈,爸爸”的呼唤声让与会者为之动容。
 
  这是一部由基金会自行拍摄的反映留守儿童生活的专题片,盐源县右所乡小学田校长为此带着4名少数民族学生前来答谢,却收获了意外惊喜。他们最期盼有更多的新老师扎根学校时,3位支教老师的视频跃然屏幕。特别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90后”黎锐娟老师和支持她的妈妈突然同时登台,全场沸腾了。小黎老师即兴演唱《天之大》,大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这时,基金会领导宣布:将与峨影集团、四川电视台合作,联合拍摄首部关注留守儿童的公益电影《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现场掌声四起。
 
  几十家企业签署公益慈善战略联盟合作协议,20多位专业人士组成专家顾问团,齐心为公益慈善帮扶助力,为慈善公益献计献策,这是一场群英汇聚的大爱盛宴,更是一次承载希望的温暖传递。
 
  活动中,众扶慈善基金会的志愿者们庄严宣誓,将大会引向了高潮……
 
  道远任重促发展
 
  慈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让公益慈善之路健康持久、走得更远,是基金会一直思考的课题。
 
  目前,基金会联合创办了四川公益学院和《西部发展“众扶慈善专刊”》,研究相关文化及理念,关注公益慈善教育,倾心培养专业人才,广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省级媒体商讨开办《公益慈善讲堂》电视栏目,积极引导人们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形成全社会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共享慈善的浓厚氛围,让慈善人人可为、人人乐为,让困难群众有获得感,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社会的力量!”这是柏鹤理事长和“众扶人”的共同心声和美好愿景。
 
  公益慈善之路永无止境,“众扶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是对这个时代正确的判断,“众扶人”一定会紧跟时代步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撸起袖子加油干”!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