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慈善总会“2017年度理事大会”召开在即
慈善公益报(武莞青 本报记者 王 择) 《慈善公益报》记者日前从郑州慈善总会获悉,郑州慈善总会“2017年度理事大会”将于4月19日召开。郑州慈善人将迎来自己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去年4月15日,郑州慈善总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本报给予了特别关注,并在本报网站发布了《七星级慈善城市郑州,如何迎接慈善法?》的专题文章,记录了郑州作为七星级慈善城市的再发力进程;用参与者的眼睛,观察和记录郑州慈善的脚步和思维。我们发现每年一度的理事会是高规格、有品质、有内涵的交流会。
今年郑州慈善总会理事大会将对郑州慈善总会2016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对先进个人及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于会上宣布推进创建“全国慈善之城”的工作规划。
据记者了解,在第四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排行榜中,郑州市以全国志愿服务指数第一的成绩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百姓的良好口碑,成为公益慈善领域的佳传。郑州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万民在参加全国创建“慈善之城”经验交流会时着重介绍了郑州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的基本情况。
历经多年发展,郑州市志愿服务已呈现专业化格局,共建立“助童、助残、助学、助老、助医、心理援助”等各领域专业化服务队伍100余支,其专业化、细分化的志愿服务让爱心播撒与传递得更加精准。
在网络化建设方面,从2013年开始,郑州慈善总会率先在市区内开展志愿服务基层网络建设,慈善志愿者工作站从最初的26家发展到目前的152家,市属各县(市)区建立慈善志愿者服务站点3000多家。同时与团市委、总工会、文明办、老龄委等机构的志愿者服务网点有机结合,使全市志愿服务汇聚成网,服务向基层蔓延。“接地气、做实事、暖人心”是广大市民对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工作站的高度评价。
加强精品化建设,让慈善品牌更加闪耀,是郑州慈善志愿服务的另一个特点。项目精品化是慈善志愿服务工作求质量、促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实践,郑州慈善总会着重打造了一批组织能力强、实施效果好,在社会上影响广泛的服务品牌。如由市区内各高校3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大学生养老护理员”服务项目;在全市范围上千个小区内收集废旧衣物,整理、消毒,用辛勤付出阐释环保理念和慈善精神的“衣暖人心”慈善项目;以情感交流将全国万余名适龄青年汇聚一起,用爱心做红娘,已为100个聋人朋友组建起幸福家庭的“全国聋人相亲节”项目等等。正是通过广大志愿者无私、持续的奉献,才让慈善服务精品项目更加响亮,影响更加深远。
据记者了解,基于人心所向与多年成绩的积累,郑州市在2012年和2014年的“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测中曾两度荣获“七星级慈善城市”荣誉称号。2014年11月,郑州市召开了创建全国慈善城市推进会,其慈善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率先创建“全国慈善之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