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癌症怕快乐”!唱作俱佳的资深媒体人及慈济大学社教老师林义泽,9月29日晚间,在台中市南区福兴环保教育站小区读书会中,一开始即以“我们没办法为生命增加时间,但是可以运用时间来增加生命力。”点亮了主题“生命中的交流道”。
8个月前发现甲状腺癌第4期的林义泽,幽默、风趣、生动地分享他由惊慌、祈求平安,许多有趣又感人的故事,让会场61位志工与会众笑声不断。
助念获感恩 非带回阴气
“现在有声音就好啰!”发出声音是为人助念的最主要条件,因为癌症迫使林义泽消失声音一段时间,上周的助念,虽然无法唱诵,却让他有“能付出”而喜极哭泣,“有声音能助念真好!”他期许自己能越来越进步。
身材魁梧的林义泽总以“身材多人家3分之1,坐着也好看。”的观念,把握为人助念的机会。当林义泽穿上慈济制服,邻居总以为他又要去为人助念。
一次,邻居好意的随手摘下民间常用来驱邪、避阴的艾草,往他口袋里塞。因为邻居从小被长辈灌输旧有观念,认为义泽助念后,会带回“阴气”,波及住在隔壁的邻居。这次,林义泽突然感到事态严重,非说清楚不可。
“死亡常因意外事件,或临时发生,家属的心通常很慌乱,是最需要关怀的时刻。这时候,倘若有一群人排着整齐的队伍,礼貌地前往陪伴关怀助念,让亡者灵安、丧家心安,是一股极佳的助力。”林义泽又分析,“参与助念后带会回来‘感恩’与‘感谢’。10几年来,你家、我家都相安无事呀!”
最后,林义泽再告诉邻居“我们与亡者无冤、无仇,他为什么要对我们不利?”彻底解除了邻居的心理障碍。
助念突破心防 启正信正念
邻居想了2、3天后,主动告诉义泽说:“我明白了!”并要求助念的人多较多之时,带她一起前往,但是希望坐在最后排。
第一次参加助念后,邻居的感想是“没唱诵过,却能跟得上;又觉得心好安静,且不害怕,觉得助念好简单。”于是又要求下一次的邀约,并请求不要坐在最后排,因为“觉得背后凉凉的,坐中间就好。”
第2次助念,亡者区没围上布幔,往生被仅盖住身体,林义泽与邻居就坐在亡者头部区域。林义泽心想:“完了!这次邻居参加助念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没想到邻居感到这次比较好,上次围着布幔,不知道里面怎么了?回到家整夜睡不着。这次觉得“(往生者)好像阮尪平常在困,没什么啊!”终于让邻居彻底放下心中挂碍,开始随着慈济志工参与助念。
2年来,这位邻居参与两百多次助念,且拿出密密麻麻的助念日记,以图示划下助念时所看到的种种。如“×”表示,屋内在助念,家属则在屋外吵架;又在“×”旁边划“ξ”(烟雾状)是助念时焚烧纸钱空气不好……邻居并请托林义泽,将来万一走了,请儿子不要为她烧纸钱——助念已让这位邻居有了正向选择。
分享感动事 共创美好人生
志工郑明满20年前左脚掌罹患纤维癌,又于2年半前发现卵巢癌,对于林义泽“能开刀治疗就好”、“状况比想象中的好”、“体力渐渐好转”等正向思考深为认同,她自己也是治疗之后,短暂休息一段时间后,即投入志业的推展。
对于林义泽称呼闽南语的“入法委员”与“立法委员”同音,以及“化疗”称为“话疗”,郑明满也感觉很有智慧,相当钦佩林义泽在癌症的第4期,还能保持精力,勇猛精进于慈济志业。
人生的际遇,往往无法预料。遇到人生交流道,处处都要心存感恩。林义泽的分享,好像生命中的一面镜子,让大家随时检视自己的缺陷与症结。好愿成就良缘,丰富经历,随时为美好的人生写下注记。
(文:张美龄)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