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校园文化按照楼层分设主题:一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选取了经典典籍中关于道德的相关名言和适合小学 生阅读的德育小故事及礼仪小故事;二楼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围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传统美德;三楼则以“励志和梦想”为 题,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实现自我成长。
二是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弟子规易解及故事》为校本教材,结合大量古今故事,密切联系现代生活实际。 各班每周一堂传统文化课,使学 生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在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要求学生熟读乃至背诵一些经典诗文,熟记一些名言警句。利用语文课的间隙组织经典诵读,诵读篇目 从《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孟子》中选取。
三是传统文化与课余时间相结合。传统文化诗养教育奉行一日三餐。晨诵,即早读前5分钟,按照学校专用的语音提示统一进行,各年级晨诵要以学校指定推荐的教材为主,达到熟诵的要求。午吟,中午上课前10分钟,师生共读整本书,1—2年级跟读,3—6年级默读;晚读,晚饭后30分钟,亲子共读,要求 家长陪孩子读、帮助孩子读、指导孩子读书。
四是传统文化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开展“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弟子规》后,选择有警策的句子作为座右铭, 督促自己“改过归无”。撰写《弟子规》劝诫书,帮其改过。以手抄报、读书笔记为平台,组织开展“画经典、写经典”活动。通过周一训话、主题班会,采用讲故事、谈感受等形式,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开展“文明之星”评选。改编出一套《弟子规》韵律操,让孩子们在运动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