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校园
沂水友兰小学五举措确保困难学生“精准资助”
2016-03-25 13:58:39    慈善公益网

   慈善公益网讯(黄玉平) 一是建章立制,责任明确。健全和完善了全镇资助工作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层层落实责任,细化工作步骤,扎实做好贫困生认定和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工作,为资助工作的高效、顺畅运转提供制度保障,有效保证了全镇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彻底杜绝了资助工作弄虚作假的现象。

 
  二是温情走访,健全档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走访工作,分工明确、层层落实责任,对包括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内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做到不漏落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收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真核实并加以研判,分类分级,建档登记,建立了详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
 
  三是阳光关爱,配齐导师。针对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学校安排以班主任为主、包班教师为 辅,逐一配备了学生成长导师,加强心理辅导,开放了“心灵家园”、“心灵驿站”等,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心理辅导。特别是对父母双亡的孤儿、留守 儿童,打破班级界限,选拔了品德高尚、责任心强、学生信任的已婚女教师义务担当“教师妈妈”,在心灵上给予慰藉,在生活上进行帮助。同时各班级积极发挥教 师管理团队的作用,定期召开班教导会,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四是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各学校都成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确定专人负责。把困难学生帮扶列入了学校 工作日程,并且同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了学生救助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中心学校救助中心负责监督检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书面申请、镇街民政 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的核查认定、核定结果公示情况等等,保证了救助工作的公正公平。
 
  五是搞好宣传,总结表彰。中心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议、致家长的一封信、发放国家助学政策传单等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做好资助政策的 宣传工作,及时把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流程让学生、家长、教师们所熟知。中心学校同时注意挖掘受助学生典型,做好案例材料的整理,并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资助工作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了学生资助工作的公信度。对困难学生救助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个人和教师,中心学校定期进行通报表彰, 并纳入学校教育工作成绩和个人工作绩效。(沂水县沂城街道友兰小学供稿)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