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底以来,宁化县石壁镇通过创新工作机制,输血、造血并举,强力整合资源推进扶贫工作,成效显著。通过进村入户调查,2014年,石壁镇完成脱贫191 户,脱贫人口589 人,占总贫困户及总贫困人口的22%,农民人均达8737元。
石壁镇地处闽赣两省交界,距宁化县城17 公里,与江西省石城毗邻,镇域面积136.5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9亩。通过摸排,石壁镇贫困户869 户2490人,建档立卡,实行网络化管理,193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通过分类,划分出扶贫户317 户、低保户422 户、五保户130 户,扶贫户中因病202户、因残41户、因灾15户、因学2户、缺技术3户、缺劳力68户、缺发展动力5 户。
“为推进扶贫工作,石壁镇结合实际,积极推进宁化县推出‘348’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成效明显。”石壁镇党委书记阴晓萍介绍,“348”精准扶贫工作即三步工作法、四因四缺分类法、八种帮扶模式。“三步工作法”,就是在贫困对象识别上采取“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首先由农户申请,然后由村民小组和村委会比选,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对象名单。经过三次公示后,最终确定贫困农户名单;“四因四缺分类法”,就是在致贫原因分类上,按照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等,进行细化分类,明确每户贫困户具体致贫原因,由扶贫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予以帮扶;“八种帮扶模式”,就是“对症下药”,采取“结对帮扶型、创业培育型、入股分红型、资产盘活型、基地托养型、订单带动型、资金互助型、搬迁改造型”等措施,做好做实贫困对象帮扶工作。
“我们镇杨边村通过整村推进扶贫,盘活资产型、入股分红型帮扶模式成效明显,被选为全省扶贫开发现场会现场观摩点接受省、市领导调研并获好评。”阴晓萍说。
石壁镇杨边村是一个贫困村,全村共有5 个自然村347 户1396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07人。为了解决贫困村、贫困户建设缺资金问题,石壁镇杨边村将土地增减挂钩收益全额返还,全村共拆危旧闲置房215间,新增耕地27.6亩,获取土地增减挂钩收益金810万元。
阴晓萍书记介绍,为了让贫困村和贫困户早日脱贫,宁化县对贫困村采取特殊倾斜政策,改变原有土地增减挂钩收益金县、乡、村三级分成模式,突破原有县乡村三级收益50:25:25的比例,以每亩29.3万元全额返还贫困村用于村庄环境整治,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村“无钱做事”的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杨边村房屋立面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随即展开,目前,杨边村里建成占地3.2万平方米的生态旅游公园,铺设7800平方米的房前屋后水泥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整村推进不仅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而且生产生活得到更多实惠:立面改造一般农户补助总额的70%,35户贫困户全额补助;旧村复垦新增的27.6 亩耕地,贫困户以每亩50元价格优惠承包,种植经济作物,村委会免费提供种苗;3名贫困户被优先聘为村庄保洁员。
“造血型扶贫才能真正地、彻底地让贫困群众脱贫。”阴晓萍表示,下一步,石壁镇将深化精准扶贫,通过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社会扶贫和保障扶贫等六大扶贫工程,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将农业与产业结合起来,让更多贫困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增收脱贫,早日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