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赈灾
四川密集推出扶贫硬举措
2015-10-30 09:32:20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 (王择)“山坳坳里搭‘三房’,三个石头支锅庄,无床无被席地睡,房破脊寒围火塘。”在四川的大凉山腹地,这句民谚曾家喻户晓,贫瘠、落后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纠缠千年。

 
  2011年以来,中央和四川省共投入扶贫资金40 多亿元,建成彝家新寨1034 个,建设住房86740 户,发放包括餐桌椅、碗柜、储物柜等在内的彝家新生活“四件套”85740套。
 
  新居的建成释放出“蝴蝶效应”。“现在不仅房子变漂亮了,而且,村里打麻将、喝酒、闲逛的人少了;‘大肥猪瓦板房,吃饱肚子晒太阳’的旧观念如今已成大家的笑料。”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木邦营村支部书记杨兴国说。
 
  “能住上今天这样漂亮的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卡沙沙(彝语意为感谢)共产党,党委政府瓦吉瓦(彝语意为非常好)。”美姑县农作乡70多岁的莫色阿普道出了住进新房群众的心声。
 
  自明年起,四川对彝家新寨建设的省级以上补助资金标准将进一步提高, 从每户2 万元提高到2.5 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标准每村提高50万元。
 
  大小凉山的彝家新寨建设是四川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任务最繁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14年底,四川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的7.1%,贫困村数占全国的9%。其中,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四大片区”有贫困县88个,贫困人口335.13万;片区外,还有“插花式”贫困人口162.52万,而且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交卷”时间仅剩5年。四川省委作出庄严承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
 
  承诺的背后,是“全省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左右,到2020年实现全面消除绝对贫困,497.65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 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的宏伟目标。
 
  2015年,四川扶贫攻坚工作瞄准全年减贫109 万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频频发力。“这是四川扶贫开发史上力度最强、行动最密集、措施最集中的半年。”四川省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四川顺利交出了减贫39.45万人的半年答卷。
 
  近日,四川省再出“硬举措”,针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新村建设、教育与就业、生态建设、医疗卫生、文化惠民、社会保障、社会扶贫、金融扶贫等方面出台10 个扶贫专项方案主攻全面脱贫,预计投入财政资金将达1400余亿元。
 
  密集出台的措施让远在凉山州西北角、青藏高原东南麓的木里县看到了发展“生态经济”的希望。2020年前,位于该县境内的中国唯一的“断头”省道216 线将被打通,从木里可直达“香格里拉”的腹心地带稻城县;随着西昌至盐源县高速通路的建成,从木里到成都的时间将缩短至8小时。木里星罗棋布的高山湖泊、壮丽巍峨绵绵雪山、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将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