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网讯(邵志成)当前有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以“电话”代替“谈话”,重视进“家门”,忽视进“心门”。党员干部关键要走进民心,把“扶贫”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走进民心首在结穷亲。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进村入户,与困难群众“结穷亲”,扶真贫、解真困,为贫困群体“出点子”,真扶贫,真解困。
走进民心重在知民需。当前,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征地拆迁、环境整治、劳资纠纷等矛盾易发多发,扶贫攻坚任务重,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虚拟社会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等。解决这些问题,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定期进村入户了解群众的生活、生产,搞清楚老百姓缺什么、想什么、要什么,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走进民心贵在解民难。要保证扶贫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党员干部就要“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只要对百姓有利的事,哪怕排除万难也要做到。着力解决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真正把扶贫工作帮扶到扶贫户上。(额敏县吾宗布拉克牧场供稿)
责任编辑:b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