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救援费用AA制,设备缺口大,像南昌蓝天救援队一样存在此种状况的民间救援队很多。
芦溪县公益应急救援队队长赖永忠也是愁眉不展。“我们刚起步,现在边注册边救援。”赖永忠称:“救援绳、队服都是我们自己购买。对于冲锋舟和其他设备,我们和芦溪县山崖口水利工程在协商,救援时,能否使用他们的冲锋舟等设备。”
对策:期待政府和社会伸出援手
记者了解到,目前缺资金、设备和人才,是我省民间公益救援队伍面对的共同难题。
邓必强介绍,救援队没有挂靠任何单位。“经费全靠自掏腰包。最少的,每个人都凑了几千元。我一年最少自掏腰包3万元。我是做生意的,参加救援影响生意。”邓必强说,目前救援队是在夹缝中生存。虽然存在困难,但是团队还是很乐观。“我们一直在坚持!也一定会坚持下去!”
马斌是上饶市万年县绿舟应急救援队的副队长,他也有一肚子苦水。记者了解到,去年8月份万年绿舟应急救援队筹备,今年3月正式成立。核心队员20人,志愿者近80人,包括预备队员29人。自成立后,救援队参加大型救援4次,成功搜救失踪人员4人次。绿舟救援队挂靠当地人防部门,“眼下所有救援,外出培训和交流、购买装备全部是自费,人防答应每年给两万元经费,目前还没下来。”马斌说。
业内人士王中勍称,虽然国家会有一些公益创投资金,但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也有门槛。“民间公益的开展要依靠社会支持,目前社会对公益的理解还不够成熟。大多数人还无法理解公益事业是有成本的,所以要让大众了解公益项目的运作,也许能改变市民的一些看法。” 王中勍如是说。
著名公益人士邓飞认为,民间公益救援队可以向社会求助,前提是进行一定的自我推介,将团队所做的事情、团队创造的价值展示出来,以更多地获得社会认可。同时,救援队应将财务进行透明公开,让社会监督。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凯认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与社会捐助相结合的方式将民间应急救援组织纳入政府应急救援管理体系。尽管民间应急救援发展迅速,但一个尴尬的事实却是:国内的大部分民间救援组织游离于政府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之外,各级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与本地区的民间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记者 邹晓华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