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超
陕西宝鸡的可儿是个喜欢跳舞的10岁女孩,一场意外的车祸,使她留下严重的脑外伤后遗症,不能独立行走,大小便失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场重大变故不仅摧残着可儿的身体,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面对几十万元的治疗费用,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根本无法支撑下去。
当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残基会”)得知此事后,立即伸出援助之手,在中国残基会——集善残疾儿童助养项目的帮助下,可儿住进了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可儿的芭蕾梦有了新的希望。
为残疾儿童谋幸福
在民政部日前发布的第九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决定中,中国残基会的集善工程——“助听行动”获得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对此,中国残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费薇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我国8500万残疾人中,听障残疾人约占1/4,助听工作是中国残基会一项长期重点社会救助工程。该项目集捐赠贫困聋儿、听障人士、培训聋儿教师和资助听力康复机构建设于一体,累计救助2万多名听障残疾人,培训聋儿老师超过1000人,资助100名家听力康复机构。”
据费薇介绍,自2013年以来,“助听行动”凭借长期的实践和成绩,赢得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2014——2015年,中国残基会连续两年从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获得立项基金,用于“集善工程——听力助残”示范项目。2014年10月,该基金会项目二部还因开展中央财政听力助残项目和其他扶贫助残工作,荣获了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有了读屏软件,我不但能打出一篇篇文章,还能很快地发到网上,让更多的人来欣赏。我开始爱上了读屏软件,并励志要好好利用它,因为它不仅方便了我的学习和生活,更放飞了我的梦想。”河北省平乡县孟杰盲童学校学生边玉瑶高兴地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边玉瑶所使用的盲人专用电脑就是来自中国残基会——“我为盲童捐献阅览室”的慈善救助项目。
费薇还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中国残基会通过网络募集到了60万元资金,用于5所盲童学校建立盲文阅览室,目前已建成3所,有400多名盲童直接受益。该项目效果好、反响大,得到网友们大力支持,捐款的热情很高,一周左右的时间就能为一所盲童学校募集到一间盲文阅览室的善款。
大力筹集救助款物
据费薇介绍,中国残基会2015年的募款计划是3.95亿元,全年实际捐赠收入达4.9亿元,超额完成筹款计划。其中,现金为1.47亿元,物资为3.49亿元,捐赠支出为4.67亿元。
据了解,在公众筹款和企业大额捐款方面,由于中国残基会在2015年加大了公众筹款力度,虽然较其他基金会起步较晚,全年筹资达400多万元。在企业大额捐赠方面,中国三星、澳门基金会、远程视界、明门集团、如新集团、正保集团捐赠的款物都超过1000万元。
在费薇看来,中国残基会2015年募捐呈现三大特点:首先,企业捐赠仍然占据主流。捐赠金额占总额近9成,约4亿元。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逐步成为捐赠主力军,国有企业捐赠下降。其次,捐赠投向以残疾人康复、教育、扶贫为主。最后,网络捐赠初获成果。中国残基会于2015年5月13日开始尝试网络募款,通过支付宝等平台为集善残疾儿童助养和我送盲童一本书两个项目筹款达400多万元。
费薇向《慈善公益报》记者表示,2016年,中国残基会的募款计划为4亿元。为了使公益项目更有针对性,因此需开展对残疾人需求的了解,组织公益项目设计大赛,并邀请其他公益组织参与,拿出好的公益项目吸引公众的募捐热情,从而提高互联网募款现金比例,以满足残疾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让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实现小康的梦想。
提升公益项目品质
“只有加强项目的监管力度,才能增强基金会的公信力,提升公益项目执行的品质,才能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费薇表示,“目前中国残基会只有部分项目由第三方审计,今后要逐步实现更多的公益项目由第三方审计和监管。”
“严格自律、加强监管、引进第三方审计是中国残基会2015年一项重要工作。”费薇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我们在专项基金方面非常谨慎,拒绝了一些不合规范的专项基金设立。我们非常强调一个规范流程的监管体系,并成立了一个监管办公室。通过程序监管、效果评估等环节对所有公益项目实施立项评估、事中监管、事后评价等严格的监管。”
据了解,中国残基会在基金会中心网进行的中基透明指数分值达到100满分,在全国4000多家基金会中和其他138家基金会并列排名第一。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