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超
近日,大型爱心公益助学活动“善行江西,温暖童心——东风风神爱心公益助学行第二季”正式启程,东风风神爱心车队满载着500余位爱心车主捐赠的物资,为江西宜春市高安市蓝坊镇先岗教学点百余位师生送去了冬日里满满的温暖……
近年来,东风汽车公司围绕着社会责任中期行动计划——“润”计划(2012——2016年),开展了“东风润苗行动”、“爱心助学公益活动”、东风“碳平衡”生态林和援藏工程等特色慈善公益项目,不断履行着企业社会责任。
润苗助学
以“润”计划为灵魂,践行社会公益责任,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2015年11月26日,感恩节当天,湖北省房县姚坪乡东风风神希望小学竣工,标志着“东风润苗行动”首批援建的6所省内希望小学已经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李平安在湖北省房县姚坪乡东风风神希望小学竣工仪式上表示,“作为中央驻鄂企业,东风汽车公司秉承‘东风化雨润泽四方’的理念,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回馈湖北父老乡亲的深情厚爱。”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东风汽车公司2013年启动“东风润苗行动”,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在贫困山区援建12所“东风希望小学”,同时资助5000余名贫困生完成小学教育,并从“东风希望校服”、“东风希望厨房”、“东风希望校舍”、“东风希望校车”、“东风希望助学金”和“东风希望图书室”等项目的开展打造特色助学体系。东风汽车公司公关行政部经理陈正军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2015年,第一批援建的6所东风希望小学全部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和学习环境,“东风润苗行动”第二批希望小学援建工作也于2015年9月启动。
绿色经济
“润丽自然,与环境共和谐。”东风汽车公司一直将环境责任视为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雾霾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东风汽车公司创新思路,另辟蹊径探索社会责任履责新模式,提出了追求“碳平衡”的新承诺。自从2012年以来,东风汽车公司在湖北省恩施市、十堰市分别打造两个“碳平衡”生态林基地,通过种植经济生态林,以其吸碳作用,冲抵企业碳排放。
截至目前,东风(恩施)碳平衡生态林项目9000亩茶林和1000亩核桃林全部完成了种植计划,项目已转入护林、惠农和碳交易管理阶段;东风(十堰)碳平衡生态林基地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已投入资金370余万元,完成植树面积200余亩,栽植银杏、紫薇等苗木1.5万余株。经测算,仅9000亩茶树种植项目就可使农民每年获得2700万元产值,以茶树最低树龄80年计算,将为农民带来21.6亿元产值。同时1万亩生态林大约可吸收500——1000吨二氧化碳,3——4年后将为企业减排1万吨二氧化碳。
作为东风“碳平衡”理念的提出者和探路者——原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卢锋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行动,把我们在制造过程中对社会排放的二氧化碳实质性地减为零。”
“以生态林的固碳功效来冲抵企业碳排放,逐步实现‘减少到零’永续减排的实质性减排。同时,实现以工补农、绿色循环经济的新模式的目标。”东风汽车公司办公厅副主任郭涛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说:“东风‘碳平衡’生态经济林项目的建设和规划,见证了东风汽车公司用行动践行对社会责任履职从‘反应性’到‘战略性’转变的决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孝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东风碳平衡生态林项目立足于实现企业、环境、区域经济与农户多方和谐发展,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赢模式。这一模式为企业节能减排开拓了新思路。”
情暖西藏
多年来,东风汽车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贫的号召,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自2002年开始,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开展实施59个援藏项目。
针对对口支援的西藏贡觉县以农牧业为主,盛产青稞、荞麦、藏香等农产品的情况,东风汽车公司先后投资230万元,在贡觉县莫洛镇援建了糌粑加工厂、藏香加工厂。
“糌粑加工厂年产值达到了300万元,利润接近80万元,新创造就业岗位44个,为这44名群众年均增收2.4万元。”西藏自治区贡觉县莫洛镇镇长张晓华高兴地说:“东风汽车公司的产业援藏,不仅促进了高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也为贡觉人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除了扶贫开发项目,东风汽车公司还为贡觉县援建了多条市政道路和办公、医疗、学校、民居等,极大地改善了贡觉县城镇面貌,方便了群众的工作和生活。莫洛镇广场上每晚都有很多群众不约而同来到这里,跳起欢快的锅庄舞。
“现在城市的道路变宽了、亮化了、美化了,这些都是东风汽车公司援建的。”莫洛镇居民泽仁江村认为,如果没有东风公司的倾情援助,贡觉县不可能有今天的面貌。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副市长、贡觉县委书记扎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颇为感激地说:“13年来,在东风汽车公司的大力援助下,贡觉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总量翻了两番,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了3倍多,促进了贡觉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持续稳定,谱写了共创民族兄弟情的佳话。”
和悦共生,以润致远。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