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政府近日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鼓励设立慈善信托,探索新型捐赠方式,规范慈善行为,完善激励机制等系列举措,促进河南省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这是我省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专门指导、规范、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汇涓涓细流成爱心之海,在河南慈善事业持续壮大、社会参与热情日益高涨的今天,该《实施意见》提出的“新政”,引发网友热议。
“钱去哪”以后清楚了
很多人不愿意参加慈善活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慈善活动不透明,“钱去哪了”交代不清楚。在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中,对加强信息公开、社会监督等做了详细的规定。
《实施意见》要求,慈善组织应通过自身官方网站或批准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慈善综合信息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开应当公开的各项信息和联系方式,及时回应捐赠人及利益相关方的询问。
大河网网友“泡bady”:早就应该这样了!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帮了谁,自己的捐款花在了什么地方,这是慈善事业的一个进步,本人完全赞同。
大河网网友“伟娃儿”:这个措施很好,很多人都在做私人的慈善行为,特别是对亲友和熟人的帮助。只要信息公开,河南的新做法可以使这些慈善行为集中化、公开化,放大榜样的作用。
鼓励全民慈善值得点赞
鼓励企事业单位为慈善活动提供场所和便利条件,按规定给予优惠;积极探索金融资本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渠道;明确设立“河南慈善奖”,并对参与公益性捐赠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减免税……在新出台的意见中,对慈善组织的社会支持力度更为全面。
@不二吃货:捐钱还能减免个人所得税,那肯定会积极性更高啊,总之这个钱是要交税的,用于慈善事业更直接,这样实实在在的激励,也必将鼓励更多人参与慈善。
“阳光慈善”才会吸引更多人参与
该《实施意见》突出了全民慈善、新型捐赠、组织发展、救助共享、规范捐赠、信息公开等方面的重点工作,特别在捐赠方式拓展、慈善组织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萌灰灰:近几年,类似“一碗面温暖一座城”,“万名网友接力寻女童”等这样的民间慈善力量一直温暖着河南大地,互联网公益、跨界公益、微公益等多种创新,正不断地丰富着河南慈善事业的内涵和形态。
大河网网友“初心”:爱心不分大小,公益没有门槛,慈善谁都可以参与只要你想参与,如果你真的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就应该把帮助别人作为人生快乐和幸福之本。
记者连线
信息公开透明才能激发全民慈善心
2月19日,河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河南慈善事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慈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参与渠道不够畅通,捐赠数量不高,社会氛围不够浓厚;政策措施不完善,慈善服务能力不足;慈善活动不够规范,监管措施不够完善,损害了慈善事业公信力;与社会救助衔接不够紧密,慈善事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据了解,在去年年底揭晓的第九届“中华慈善奖”获奖名单中,河南上榜4项,共有1楷模3项目荣获表彰。河南是获得表彰奖项比较多的省(区、市)之一。近年来,河南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政策扶持力度日渐加强,募捐渠道不断拓宽,慈善救助灵活多样,社会作用日益彰显。
如何让百姓放心参与慈善?19日,在荣获中国六星级慈善城市——荥阳的慈善总会官网,记者点开2015年12月捐款公示,捐款人、捐款额等信息一目了然。点开2015年12月救助公示,获得救助人的名字、性别、救助类型及家庭住址、救助金额等信息,也都清楚地记录着。
由于慈善信息公开透明,荥阳市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得到持续提升。几年来,该市接收了社会各界捐赠款物5697万元,市民的慈善心、公德心、公益心、博爱心被全面激发。
责任编辑:bj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