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时评
活熊取胆 融资变种 归真堂再谋上市受阻
2016-01-05 10:47:34    公益时报

  谈及这次申请登陆新三板,张志鋆对媒体表示,挂牌与此前谋求上市,在性质上存在差别。

 

  张志鋆表示:“新三板转股系统不是上市,是挂牌,这是两码事,新三板不是一个交易所,而是一个交易系统,不应该称为上市。同时,归真堂的态度是一贯的,希望养熊和取胆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归真堂的这种说法有点玩文字游戏的意味。‘新三板’和IPO(首次公开募股)本质上都是一种融资方式,且登陆两者资本市场的企业可以实行相互转换,‘新三板’是被终止审查的拟上市公司出路之一,归真堂早前通过IPO未能成功登陆A股创业板市场,如果登陆‘新三板’成功,就意味着拿到了资本市场的入场券,将来经营业绩尚好,就有机会转入创业板市场,顺利登陆A股。这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登陆资本市场的方式。”

 

  “再者,归真堂背后的PE(私募股权)股东们需要通过新三板这一渠道退出。”宋清辉补充道。

 

  业绩尚可,登陆几何?

 

  归真堂公开的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归真堂营业收入均超过1.7亿元,2015年前8个月收入过亿元,业绩相对稳定。2013年、2014年、2015年1-8月其熊胆粉系列中药产品收入分别为1.48亿元、1.57亿元、96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86.12%、90.73%、93.04%,同期净利润分别是5911万元、5771万元和3024万元。

 

  归真堂董事张志鋆也对媒体表示,自2013年停止IPO申请后,归真堂的业务仍稳步发展。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归真堂的重要资产,截至2015年8月,该公司共养殖黑熊899只,账面价值合计8100万元。另外,归真堂每年预计可繁殖小熊100只以上。

 

  对于这份公开财务报表,它基金秘书长张小海在接受《公益时报》采访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张小海认为,“这份财务报表值得推敲”。

 

  “2014年总营业额为1.7亿,熊胆粉系列就占到了1.57亿,这个数字让我很吃惊,熊胆粉来自800多头熊,还有一部分小熊,这样可以计算出每头熊一年赚多少钱。根据我们了解,每只熊一年产量大约是3公斤熊胆粉,用1.57亿除以800再除以3就能得出每只熊每年的熊胆价格近65000元,这还包括各种包装及销售渠道成本,如此高的利润业绩值得考证。”张小海表示。

 

  另外,张小海还对归真堂养熊的产权提出质疑。“黑熊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企业饲养的产权究竟属于企业还是国家?如果是国家,那么将这些财务收入列入企业账面,上市后将资产分享给普通投资者,实现企业获利是否合适?”张小海反问道。

 

  面对归真堂拟登陆“新三板”,宋清辉则觉得:“当前,新三板不设财务指标门槛和业态的限制,归真堂此次转道新三板阻力较小,上市可能性较大。”

 

  “企业仍然会面临动物保护组织和公众人物的‘道德评判’,或会再次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大争论。若上市成功,意味着动物保护组织和公众人物的‘道德评判’败下阵来。”宋清辉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