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谋求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遭动物保护组织和个人因“活熊取胆”反对未获成功,到如今选择“新三板”(股份转让系统)上市再次遭遇公众“阻击”,这家名为归真堂的福建养熊企业上市之路依旧“雄心勃勃”。
面对质疑,归真堂曾于2012年选择开放熊场,邀请公众见证“活熊取胆”的全程,但也未能改变2013年终止IPO上市的命运。
2015年12月24日,动物保护组织“它基金”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反对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归真堂谋求新三板上市,敦促其放弃活熊取胆,实现企业健康转型。
遭遇上市一波三折的归真堂,两年后再次向资本市场进军,选择新三板,意味几何?
重拾“熊”心
2015年12月14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官方网站披露了福建归真堂药业申请挂牌的消息,立即遭到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
归真堂在股份转让说明书中表示,“随着动物保护观念提升,黑熊引流胆汁备受关注,曾经引发持久、广泛而激烈的大讨论,部分组织或者个人呼吁取缔黑熊引流胆汁生产熊胆粉,严重影响公司的企业形象及经营,如果公司不能够有效应对上述影响,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
12月15日,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简称“它基金”)通过网站挂出一则标题为《这不是一件小事》的声明,明确表示反对以活熊取胆为主要产业的福建归真堂药业登陆新三板。
该声明称,“它基金积极参与了这两次讨论,强烈表达了反对活熊取胆的态度。今天,面对归真堂在资本市场上第三次卷土重来,我们仍要毫不犹豫地反对,不遗余力地抵制。我们不能任由虐待动物的行为不受约束和制止,这绝不是一件小事。”
12月17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也同样发出一份声明表示严重关切。
早在2011年和2012年,归真堂谋求上市的消息就曾引发舆论和社会激烈讨论。《公益时报》也曾就此事,于2013年4月16日刊发《归真堂“中止”上市背后》一文。
12月24日,它基金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反对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归真堂谋求新三板上市,敦促其放弃活熊取胆,实现企业健康转型。
曾经担任国家首席兽医师的贾幼陵指出:“通过人工造瘘取胆,造成熊内部器官暴露于空气中,势必形成百分之百的感染机会,形成炎症、息肉、粘连、消化不良等原发和继发性的病症,造成了对动物的终身伤害与‘牵肠挂肚’般的痛苦。”
“新三板”的意味
早在2009年归真堂就准备登陆A股,但当时遭到了不少动物保护组织和个人的强烈反对,最终其上市计划在一片争议声中于2013年夭折。
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熊胆系列产品,因为原料需从活黑熊身上直接提取,这种较为特殊的原料获取方式此前遭到外界的强烈质疑。
再次选择登陆资本市场,遭遇公众诟病之时,归真堂董事张志鋆选择了速度回应外界关切。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