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百家争鸣
高鹏:公益项目将引领慈善救助新主流
2015-10-20 11:41:02    慈善公益报

   慈善公益报讯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人们的从善意识和行动日益强烈,加之互联网技术给予捐赠带来的巨大便捷,使得我国善款募集额增加迅速。9 月19日,中国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境内接受国内外社会捐款捐物总额共计1042.26亿元,这是继2008 年汶川大地震后我国再次捐赠过千亿元。

 

  钱有了,该怎么花才能使得人们的爱心体现最大价值?这是摆在所有慈善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除了传统的助学、助医、助残、助老、助困等活动外,笔者以为,培育、寻找、对接合适的公益项目将成为慈善救助的新主流。

 

  下面,我们先以宁波市江东区慈善总会为例,从小范围来看看公益项目在救助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查询了近几年的慈善救助数据,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江东区慈善总会对于公益项目的日益重视,无论从项目参与的数量、金额投入、还是内容范围上,增长都是非常迅速的。2006年成立后最初几年间,总会还没有公益项目的支出。2012 年换届后,总会设计、参与了公益项目15个,金额支出225万元。其中,资助贵州贫困地区学校建设“爱心食堂”、江东区敬老院设施配套建设等项目社会反响强烈,赢得了一致好评。2013 年至2014 年,总会在公益项目上投入253多万元,涉及各类公益项目46个。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明眸工程”,为贫困外来务工子女学生配近视眼镜,合计740 付,资金13.1万元;为困难老年群体免费验光,赠送老花镜,合计535付,金额10.7万元。

 

  2015 年又是一个飞跃,截止到9 月底,已经开展了各类公益项目45个,如慈善公益伞项目、残疾人技能培训等,金额支出超过100万元。

 

  下半年公益项目开展的重点将倾向于各级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据悉,总会与区教育局合作,过去两年先后投入20万元,资助了东柳和朝晖两所小学的融合教育模式建设。今年,根据江东区实际情况,选择了四眼碶中学、新城实验学校、荷花庄小学、东柳小学为对象,积极资助其资源教室的建立和完善,提高江东区教育整体水平。

 

  资源教室是一种教育措施,主要针对肢体伤残、视觉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等特殊学生,使其大部分的时间在普通班级中学习课程,部分时间在资源教室内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通过这种安排使他们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缺陷在发展中得到补偿,同时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以四眼碶中学的心理教育发展中心为例,实用面积约310平方米,包括资源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沙龙室、沙盘室、音乐放松室、宣泄室等结构,总体预算40 万元左右。

 

  接下来,总会将通过各类专业性平台去寻找更多、更好的公益项目,把项目引进来,把爱心送出去。杨会长这样总结。

 

  看完小范围的变化,再来看一组全国性的数据。

 

  两周前的腾讯99公益日,短短两天时间,来自95家公募组织的2178个公益项目募得善款两亿多元。这些公益项目涵盖了扶贫、助学、疾病救助、助残、环境保护、动物保护、传统文化保护、公共建设、人文关怀、社会创新等各个领域。

 

  2012 至2014 前三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对接项目达1052个,合计金额约68.79亿元。9月18日,第四届中国慈展会在深圳举行,共吸引国内外2588 个机构和项目参展,对接项目总额达122.53 亿元。

 

  从上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公益项目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慈善救助领域的主要模式。究其原因,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责任编辑:b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