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慈善是感恩和回馈社会”
——记天津市武清区善庆缘老年公寓总经理孙庆军
孙庆军(左一)为老人过生日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钟伟)2004年,天津市慈善协会举办首届“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活动,天津市武清区善庆缘老年公寓总经理孙庆军积极参与资助了6名困难学生,自此他开启一段自己的慈善之路,并一直坚持走到今天。2018年6月28日,在天津市慈善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上孙庆军被天津市慈善协会评为“天津慈善突出贡献奖”,2018年8月24日,评为“真情奉献奖”。
据了解,2005年-2009年,孙庆军每年定向资助孤儿12名;2010年定向资助孤儿16名;2011年助学助孤共20名;2012年助学助孤40人;2013年助学助孤45人。资助款额从每年每人700元、1000元(含过春节200元)增加到2011年每年每人3300元(含过春节1000元);2012年和2013年每年每人3500元(含过春节1000元)。2012年6、8月,孙庆军还通过武清区慈善协会两次捐赠助学款2万元和3万元。捐赠助学助孤款已逾80余万元。
在长年助学助孤的同时,孙庆军也不忘心系灾区人民。2008年,南方雹灾他捐款4000元,汶川地震捐款4000元;2010年,青海地震捐款4000元,甘肃舟曲震灾捐款5000元,吉林水灾捐款5000元;2012年,云南水灾捐款1万元。慈善事业,不分地域,正所谓“大爱无疆”。2011年,孙庆军到山东开办公司,3月云南地震,他又通过淄博市慈善总会捐款6000元;当年6月13日又向淄博市慈善总会捐款6000元,6月30日再次通过淄博慈善协会向当地50名贫困孤儿捐助学款10万元。
多年来孙庆军的慈善之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家人的支持,孙庆军曾在一次采访中深情地说过,感谢我的家人对我这么多年慈善之路的理解和大力支持,要是没有全家人的支持我的慈善之路肯定不会走得这么顺畅。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全家每一个人都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之中。
爱人成为孙庆军的“耳目”和“帮手”。因工作繁忙,除慈善单位安排资助的家庭、学生和孤儿,其他资助对象,包括赈济灾区等,多是他爱人第一时间得到讯息再转告给孙庆军,也多是爱人陪孙庆军一起去参加一次次现场募捐活动。爱人不断鼓励孙庆军:“我支持你这样做,咱日子好了,不能忘了还有很多困难家庭需要帮助,还有很多失学儿童盼望咱们献一份爱心啊!”孙庆军说。
长子在默默行动。孙庆军的长子从2007年开始用一年年积攒的压岁钱参加“手拉手助学活动”。他拉手资助的小朋友是静海县孤儿董桂君,并已向董桂君同学资助1.5万余元。他还一次次向汶川、舟曲、青海、吉林等灾区捐款总额达5500元,这些都是他自己做主捐完款项后再告诉父母,每次都得到家人的夸奖。
小儿子也要献“爱心”。孙庆军的小儿子比长子小13岁,但他从3岁就开始和他哥比着献爱心,凡是他哥捐款的地方,他也争着拿出压岁钱来娟,哥哥捐多少,他也一定要捐多少。他每捐一次款,都会高兴地对家人说:“我也做好事了”。
孙庆军和家人慈善事迹,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但低调的他还是多次谢绝媒体的采访。他曾在一次助孤活动后谦逊地谢绝了媒体的采访,他说:“我做慈善是感恩和回馈社会,我做的还很不够。”
据了解,自2004年以来,孙庆军全家累计捐款额已超过200万余元。但孙庆军认为慈善之路还很长,只要有能力,他就有决心把慈善事业继续做好,并且会不断规划新的目标,为慈善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