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在阳光下绽放
——记西安阳光爱心公益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闫敏毅
全国人大代表、省美协副主席宋亚平,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孙忠信出席西安阳光爱心公益志愿者服务队非遗文化培训活动。王军利 摄
“公益路上,多做善事,多结善缘,公益不在名利,而在于长久,在于坚持!”西安阳光爱心公益志愿者服务队队长闫敏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在公益路上,一走就是18年,在敬老院,有她为老人服务的身影,在残障儿童家园,有她的关爱活动……闫敏毅用心打造出闻名三秦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他们的爱在阳光下绽放溢彩。
走进慈善公益 聚爱播撒阳光
今年42岁1.58米个头的闫敏毅,看上去清纯俊秀,她见人总是微笑,说起话来谦和温馨。孤寡老人称她是“闺女”;志愿者称她是“闫姐”“闫妹”;残障儿童称她是“闫阿姨”“闫妈妈”。
爱是源自心底的一眼泉,开始流淌成溪,继而奔腾成河,最终汇聚成海。闫敏毅是西安户县人,24岁从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走进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西安分公司,成为一名保险从业人员,由于与弱势群体接触多的缘故,闫敏毅的爱心慢慢滋生,开始似一艘折纸的月亮船,伴随着爱心的潮水,同伴的加入,不懈的追求,逐渐成为一艘扬帆起航的大船。起初,她一个人经常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残障家园去做义工,有时还带着各种礼物。在闫敏毅的影响下,她的丈夫王文斌、女儿王鹤霏和亲属也积极参加了她组织的一些义工活动。之后,慢慢有不少同事、社区的人也加入进来,从看望老人、理发服务、打扫卫生、演文艺节目,到做非遗文化项目传承,不少人找到她,就这样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在2016年成立了西安阳光爱心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已有注册队员45人,一般是以全家入队的较多。
阳光爱心、公益、志愿、服务,是闫敏毅和她的同伴们一路走来爱心奉献的心声。十多年来,他们共筹集善款近百万元,惠及群众1万多人,其中闫敏毅个人出资36万多元,用于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在一些慈善公益活动中,业主们免收或减免租赁费用,还提供展厅、展室、教室等,共计价值50多万元;她的团队队员们,每次参加活动费用都是AA制,大多是各自开着私家车,各自捐资购买活动用品。2017年起,该队还建立了微型公益基金,尽管目前只有2.3万元,但都是来自该队获奖的、剪纸和泥塑义卖的、企业和队员捐的,还有小志愿者捐的压岁钱。
该队从2017年以来,已连续2年荣获陕西省慈善协会志愿服务优秀团队称号,个人被评为四星志愿者。翻开闫敏毅的简历,你会发现,她从学校毕业入职中国人寿西安分公司,从一名普通职员到部门主管,在2004年以来,连年获得“荣誉之星”“展业标兵”“创优先锋”“行业能手”“破浪先锋”“特别贡献”“卓越明星”“优秀主管”“四星级志愿者”等称号。
关注“一老一小”节日里送暖阳
“一老一小”是闫敏毅和她的团队关注和服务的初心。一老:就是关爱孤寡老人,一小:就是残障儿童。她与他们结伴,为他们服务。团队对西安众多敬老院、福利、残疾机构的走访,让闫敏毅接触到了很多孤寡老人、残疾孩子,也让她更深刻懂得“孤独”“身残”的含义,阳光就是一座家园,每个人的生命都离不开阳光、爱心。
闫敏毅有一个本子,是专门记录她的团队活动的情况。翻开这个100多页的记录本子,几乎写满了日程。每个月最少都有一次公益活动;“三大”节日里:春节向贫困户送温暖,“六一”向残障儿童送关爱,重阳节向孤寡老人送关心。在这期间,志愿者们有包饺子的,有理发的,有打扫卫生的,有陪聊天的,还有表演节目的……每年都有2-3次有规模的慈善公益活动。
据了解,西安中贸横店影城经理朱巧云,因为公益活动与闫敏毅成为朋友,也成了一名志愿者。横店电影城已免费为100多个老年人和儿童放映3场电影,价值近万元;流金岁月国际造型机构102人、V3造型10人、Time时光美发沙龙8人、西安圣岩承袭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15人,他们从2015年起,就为500多名老人、残障儿童理发;西安东城敬老院曹智华老人无儿无女,对闫敏毅带领志愿者们每年来院服务,还送蛋糕陪伴过生日很感激,称她就是“亲闺女”;西安市莲湖区星星残疾人阳光家园院长石桂英说:“认识闫队长和服务队非常幸运,我们家园的孩子或多或少有身残、智残,对孩子展开书画、剪纸、泥塑等培训,为孩子们评奖,举办作品展,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这个团队平时来的时候还给孩子带着小礼物,过生日,一遍又一遍手把手教书法绘画,做艺术品。”
去年夏天,闫敏毅组织了“快乐假期,与爱同行”“尊老爱幼从我做起”“我给老人读本书”活动,吸引了许多家庭参与。西安市碑林区第三爱心护理院院长司冬梅说,闫队长和她的服务队,将传统文化融入公益活动是最大的特色,形成了较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带给老人精神上的欢乐。西安交通大学体育中心教授、校女子篮球队主教练杨世强说,在和阳光爱心服务队共同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包括家长都说非常好,我们就坚持让学生多参加这类的公益活动。
女儿从小跟着闫敏毅做公益,如今已经上高二了,闫敏毅曾问起女儿将来考大学打算考哪,女儿一句话感动了她,说就考西安的大学,这样能和妈妈一起继续做慈善公益了。
传承非遗文化 让爱放飞梦想
十年爱心不寻常——残障儿童、孤寡老人、非遗传承,闫敏毅把这三项当作服务队的服务内容。闫敏毅通过长期观察,把以剪纸、泥塑、手撕画、拓片等非遗文化保护内容,纳入到公益活动中来,通过组织培训、活动交流,她们发现,无论是社会各界志愿者,还是被服务的残障儿童、孤寡老人,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而她本人,更是率先垂范,和大家一起做剪纸、一起做拓片,跟着老师手把手学,然后手把手教别人。全力打造这一慈善项目品牌。
春风化雨,滋润万物。2019年3月,一场名为“共沐春风·善爱同行”的传统文化艺术展演暨志愿者培训会在西安亮宝楼艺术博物馆举行。此次活动以剪纸艺术作为核心元素,同时包含面塑、泥塑、手撕画、瓦当拓片等具有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类,通过公益展示、交流、培训,凝结爱的力量,升华善的精神。闫敏毅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行动,“用爱心点亮每一个日子,这是阳光爱心,也是阳光初心。”
春风如剪,剪出吉祥,剪出美好。“共沐春风,善爱同行”,这场以剪纸为核心主题的展览令人耳目一新。开幕式当日,西安曲江亮宝楼艺术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楼大厅左侧的剪纸互动区,前来参展的观众,特别是师生家长只要拿起剪刀,就会在数分钟之内剪出一个立体的“春”字。
省美协副主席宋亚平说:闫敏毅和阳光爱心服务队长期以来能够通过民间美术的方式,向老人、孩子传播美、传播爱,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是非常有益的活动。
此次展览汇集的百余幅各具特色的剪纸作品精彩纷呈,有陕北、关中20余位老中青剪纸艺术家的精品力作,郝小琴的剪纸肖像作品《闻香知春来》、来自榆林绥德的康巧莲表达丰收的剪纸长卷《秋之韵》、长期在西安从事剪纸教学的闫安慧、杨艳等剪纸艺术家的作品都深受观众好评。
来自西安铁路局的剪纸艺术家郝小琴通过剪纸肖像画以其精湛的剪纸技艺还原摄影作品,吸引了众多到场嘉宾驻足留影。郝小琴表示:真没想到,剪纸艺术能够与公益活动结合得如此完美,将爱心发挥到极致,通过这次活动坚定了自己不断创作更多作品,坚持参与公益活动的信心。
展览培训,传承非遗不遗余力。一般展览在开幕之后,热度很难延续。“共沐春风·善爱同行”活动,展览与培训相结合,热度持续不断,原本三天的展期,因为展览与培训的持续进行,受到来自区县的艺术家、志愿者、非遗爱好者的欢迎而延展一天。四天时间里,闫敏毅带着大家依次参观了优秀的剪纸作品,在场的创作者也拿起话筒,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面塑艺术家许若茹、雷增明,手撕画艺术家李运正,拓片艺术家李红涛,秦砖汉瓦博物馆张晓彬,为来自社会各界的千余名爱心志愿者非遗培训。与此同时,剪纸展览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和留学生前来参观,来自瑞典的马克对中国剪纸艺术赞不绝口。此后,剪纸艺术家郝小琴将自己的剪纸作品《中国古代瓦当》捐赠给秦砖汉瓦博物馆。在亮宝楼几次书画展,西安市收藏协会会长咸建军,从开始选画,布展,培训等都亲自参加,通过慈善与非遗的结合,就是架起一座爱心的桥梁,让两者在爱心的共同参与、见证下互动交流,开花结果。
2019年5月,右胳膊缺失的残疾人许颖,参加了篆刻培训,左手学会了刻章的心愿,现每天可刻两枚挣钱了。在2017年,闫敏毅在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靳长安等协调争取下,在陕南丹凤棣花古镇镇建立了非遗展示基地,并免费得到50平方米的展室。残障孩子们书画和多项非遗获奖作品在这里展出,受到当地各界人士的赞赏。
陕西省慈善协会副会长孙忠信多次参加该队慈善公益活动,感受到这个队思路创新,亮点多多。他说:“对闫敏毅作为一位普通保险从业人员,乐于公益奉献爱心,长期坚持,难能可贵。该队和其他志愿服务队有所不同,重点为残疾少儿办书画展,突出了一个帮扶困难人学会的一技之长,让残疾孩子收获在阳光下成长的希望,让志愿者在开展剪纸、拓片,面塑、镌刻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展示了大爱情怀,创新了志愿服务的新途径,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胡运森)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