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志愿者
平淡人生中的沸腾热血
2019-06-19 14:38:43    慈善公益报

 平淡人生中的沸腾热血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慈善总会志愿者风采录(二)
 

“爱满人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林挺松
 
 2.jpg
图为林挺松(中)开展入户摸查登记工作。


      “林队长您来啦!”蕉城区慈善总会的门铃响过,在工作人员熟悉的招呼下,“爱满人间”慈善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林挺松出现在大厅那头。他是蕉城区慈善总会的“常客”,确切地说,更像是家人。每当有慈善活动,只要一个电话,林挺松就会骑着他的“小电驴”,一路风风火火,准时出现在区慈善总会楼下,二话不说就跟上队伍出发了。
      虽然年龄不是最长,但若论起在蕉城区慈善总会志愿服务的“工龄”,林挺松绝对是个“老资格”。2011年底,蕉城区慈善总会刚刚筹建,他和妻子就毫不犹豫地双双报名,加入了最早一批志愿者队伍。八年风风雨雨,林挺松忙碌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各种慈善活动现场:积极参加帮困送温暖活动,到农村慈善幸福院慰问孤寡老人,每一年的高考爱心直通车活动……哪儿都少不了他。
      他不光带领“爱满人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哪怕没有分派到任务,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跟随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一起下乡走访,入户调查。在他心里,根本没有什么“谁的任务”的概念,只要能为慈善做点事出点力,他就毫不犹豫,尽力而为。

我是队长我带头

      林挺松现任蕉城区七都镇财政所所长、镇工会副主席,同时,作为“爱满人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他总是把“队长不带头谁带头”“队长不做好怎么行”挂在嘴边。
      队员叶孙妹说:林队长看起来风风火火,但其实心可细着呢!特别是对队员,一向非常爱护。队员有了困难或者病痛,林挺松总会及时发现,并且第一个赶去嘘寒问暖。开展活动时,有的队员遇到家里有事去不了,他都会带上朋友“补充”人手。而当自己有难处的时候,林队长却从来不说。有一次活动前,大家听说他生病住院了,但是一到出发当天,伤口还没拆线的他,还是准时出现在了集合点,队员们劝说“别去了吧”,他挥挥手“没事没事”,还是一如往常地出发了。
      林挺松的膝盖有伤,可是当开展“助学入户”“情暖幸福院”等活动时,需要去往偏僻山村,他从不皱一下眉头。比如三都镇这样的地方,几位受助人都住在偏僻的山里,住处十分分散,探访他们,需要走上好几小时的山路。每当此时,林挺松在膝盖上贴两贴膏药,照样跋山涉水。疼得不行的时候,就让队员们先走,自己咬牙跟在后头,默默坚持。遇到恶劣天气,常常是一身泥水,膝盖更是疼得不行,但是他总是坚持。“有啥好说呢,有事就得做呀!”林挺松笑着说,丝毫不在意。

我慈善 我快乐

      每一次下乡入户之前,林挺松总是一个个打电话告知队员,而且每次都自己开着私家车,亲自带着队员走访一个个乡镇。有很多地处偏僻的乡镇,山路崎岖不平,不仅车难开,油耗还特别大,他也从不计较。
      每一次入户慰问,看到特别困难的家庭,“爱满人间”志愿者们总是慷慨解囊,自发地进行捐款,而林挺松也常常掏空了腰包,捐款至少是队员们的二倍。几年下来,且不算花去的精力和时间,从经济上估计也“倒贴”了不少,但是林挺松挺开心,“这不算什么,做慈善哪能去算这些呢?只要看到人们脸上的笑容,我就快乐!”
      “把善款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是林挺松坚持的原则。每次入户调查,一定要到每个备选人的家里实地探访,有人想走走“后门”,都被他婉言拒绝。但是如果遇到未列在名单之内的亟需救助的人,林挺松也会根据情况,及时上报,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及时救助。有一次,林挺松下乡入户调查时,发现了一个孤儿,孤苦无依,生活艰辛,他就立即上报申请帮助,如今这个孤儿已经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只要有爱心,就不怕困难”,林挺松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这些微小的善行,垒成了大爱。这几年来,他连年荣获“优秀志愿者”“七都镇好党员”等荣誉称号。
      “等我退休了,我要到慈善总会来继续做慈善,直到我做不动为止”。朴实而让人动容的情感表达了一个慈善志愿者最火热的心声。






“爱心车队”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章鸿清
 
3.jpg
图为章鸿清(右一)在乡村开展志愿服务。


      章鸿清,闽运宁德出租汽车公司职工,“爱心车队”慈善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一个不善言辞而一做慈善就会冲在最前头的“大哥”。他身上有一股子干脆洒脱的豪爽气质,“做好事嘛,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人人都做得到,只不过我们有了好的平台而已。”
      在他心目中,做慈善就像做好事一样简单。
      他所带领的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都是闽运出租汽车公司的“的哥”“的姐” 。每年的“高考爱心直通车”,他们是主力“军团”,每天一趟又一趟不辞辛劳地将考生们送达考场,并给他们鼓励打气。自章鸿清成为“爱心车队”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后,不仅带领队员积极参加高考爱心直通车,还组织队员积极参加蕉城区慈善总会开展的各项慈善公益活动。他以身作则,以慈善为己任,带着团队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时间投身慈善事业,捐资献物,筹集善款,远赴偏远乡村,帮扶贫困学生,救助孤残儿童,接济留守老人,一路奔波,洒播着慈善的爱心。

专领累活的“好人章大哥”

      每一次受到表彰时,人们都推举章鸿清出来说一说自己的事迹,他总是说“没啥,真没做啥,我也就开开车、打打下手”。很多事,他只管默默地做,从来也不去说。
      蕉城区慈善总会建立初期,人手和车辆都不充足,但是只要一个电话,章鸿清总能在第一时间调派车辆来支援,从无二话。他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一马当先。
      那时候,因为人手不够,常常双休日两天都得下乡入户,不得休息,但是他也没有丝毫怨言,随叫随到,绝无推辞。若是区慈善总会在工作日有车辆需求,他也会第一时间调整班次,保障用车。
      如今区慈善总会的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很多队伍自己也有车辆,可以满足下乡出行的需求。但当区慈善总会分配下乡任务时,章鸿清总是要求把最偏僻、最艰苦、最难走的地区分配给自己的队伍。遇到恶劣天气,风里雨里,依然翻山越岭,坚持完成任务。因为常去偏僻山区,山路不仅难行,还常常有雾,视线不清,章鸿清就跟队里经验丰富的蔡传耀师傅轮流驾驶,“还好是我们队来了,如果换成其他队,多么危险!”即使再累再难,他也不忘体恤他人,令人感动。

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做慈善心态要好”,这是章队长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做慈善,由心而发,珍惜每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却从来不求任何形式的回报。“我不需要别人来感谢我,更不要什么报答,我就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一点儿事,仅此而已。” 章队长说。加入慈善队伍多年,他总是一如既往地低调。
      无论是下乡入户调查帮扶贫困学生、救助孤残儿童、接济贫苦家庭,还是到幸福院看望慰问老人,章鸿清总是默默地走在前头。他抢着搬运慰问物资,他深入环境脏乱的贫困户家里,他悄悄把自己身上的钱送给特困户……从这些桩桩件件的事情里,你能体会到一个粗犷汉子最为细腻又温暖的内心。
      队员们说,虽然章队长自己的家境也不是很宽裕,但是每次下乡,队长和队员们都会把餐补的钱节省下来,并把自己口袋里的钱都掏出来,添补给贫困户。每次都是早出晚归忙活了一整天,身体疲累,口袋空空,此时此刻,只有心是最充实快乐的。“这就足够了”,章队长说。
      有爱的人生最美好,爱是助人的快乐,爱是付出的满足。善的本质就是爱他人且不求回报。不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时刻将他人的疾苦与不幸放在心上,愿意向他人伸出援手,且日复一日地付诸于行动。
      蕉城区不仅有热心的章队长,更有许许多多像章队长一样的志愿者,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行动践行爱的理念,在蕉城的大街小巷默默无言地付出,在宁川大地高吟出一曲感人肺腑的大爱壮歌。






“爱满人间”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  黄川涵
 
1.jpg
图为黄川涵(中)在开展入户摸查登记工作。


      “有一个姑娘,大大的眼睛高鼻梁,脸上的笑容充满阳光,她的志愿者之路还很长。”在“爱满人间”志愿者服务队里,一个面容姣好的大眼睛女孩特别显眼,她披着红色的绶带,就像一团热情的火,温暖着人们的心房。
      她叫黄川涵,一个在志愿者服务队里成长起来的姑娘,在一个女孩最美好的年华里,有了慈善注入的力量,让她的人生别具意义。

为大爱  忘小我

      “那是我第一次入户探访,也是我第一次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贫病交加的老人,失去父母的孤儿,看到这些家徒四壁的困苦人们,我真的很揪心。”黄川涵回忆起第一次下乡入户的情景,仍然十分动容,她的大眼睛里有隐隐的泪光,“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
      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黄川涵一路走来。和“爱满人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林挺松一样,黄川涵也是第一批进入蕉城区慈善总会的志愿者,从2011年到现在,她的志愿服务从未间断。
      作为一个注重形象的时髦女孩,看着她亮丽的外表,实在想象不出她在志愿者服务中的样子。但是“爱满人间”的队员们个个都对黄川涵赞赏有加,当她进行志愿服务的时候,虽然还是那么漂亮时尚,但更是一个完全忘记了小我,心里只有大爱的志愿者。
      她温柔贴心,用女孩特有的细腻,温暖着幸福院老人们的心。每次参加“情暖幸福院”活动,黄川涵总是拉着老人们的手嘘寒问暖,帮忙老人们处理内务,手脚勤快,笑容亲切。“对待那些老人家真的就像对自己家里的长辈一样”,队员们都这么说。老人们看到黄川涵都格外开心,就好像多了个贴心的孙女,每次黄川涵来到幸福院,老人们都忍不住摩挲着她的手,直夸赞她是个暖心的好姑娘,每次分别,都不舍她离开。
      为了特殊的救助对象,区慈善总会经常举办专门的慈善晚会进行募捐。每当此时,黄川涵总是冲在最前的那一个。她面带让人心生亲近的微笑,身披志愿者的红绶带,手捧着募捐箱,在大街小巷奔走。为了每一份可以争取到的爱心,她不辞辛苦,一遍又一遍地向路人讲述被救助者的故事。当募捐箱里收集满了沉甸甸的捐款,她甚至都来不及喝口水,休息一下,就抱着另外一个募捐箱再次开始。蕉城区不大,常常会遇到熟人,但是黄川涵顾不得其他,反而借着熟悉,劝别人也献出一份爱心。“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就只有满腔的热情,想要为人多做一点,再多争取一点募捐款,自己的面子啊什么的好像都不存在了。”黄川涵笑着说。真的,当你做慈善的时候,不为报酬,不为名利,你就能体会收获的快乐。

辟蹊径 送温暖

      年轻的黄川涵,现在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她也曾换过工作单位,但是无论在哪个企业哪个岗位,她都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慈善理念,影响并带动所在的单位同事一起为蕉城的慈善作贡献。同时,她还动员公司其他领导支持慈善,连续几年送出一批又一批价值不菲的生活必需品等物资给幸福院老人们,从营养品到保温杯、净水器……样样儿实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今年,黄川涵又发动所在公司给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捐赠了300套护眼仪。
      这份时刻惦记着他人的热心,人人都看得到,也体会得出来。“看到他们,总忍不住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打小就孝顺的黄川涵真正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年来,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我是一个最平凡不过的人,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现在慈善工作已经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生活中的必需。”黄川涵说,她会一直坚持做一名平凡的志愿者,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让爱心接力棒传递下去。







“金色年华”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  陈庭松
 
4.jpg
图为陈庭松(左一)在开展入户摸查登记工作。


      8年来,大家为慈善做了多少事?大概没有几个志愿者记得清楚,因为实在是太多太多。
      打开“金色年华”志愿者的活动相册,志愿者们为慈善而奔走的画面立刻生动起来,多年来,为慈善做的点点滴滴,仿佛历历在目。在这些照片当中,出镜率最频繁的人,除了队长傅明华,就是副队长陈庭松,他俩在志愿者队伍里可算是“焦不离孟”,这一对组合具有极高的默契感和配合度,每当慈善事业需要他们,他们总会冲在最前头。
      说起陈庭松,傅明华队长总是有说不完的赞赏:“老陈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志愿者,他热情、无私。是个特别朴实的人,能够帮助到人,他心里就畅快了,踏实了。”

舍去私利 服务慈善

      陈庭松是个体户,水电活儿是他用以谋生的手艺。每次有生意的时候,他便骑着自己装备齐全的小电驴风驰电掣,快速到达,下车就开始着手干活。他不但经验丰富,态度还格外热情,只要他经手的活计,质量绝对过硬,没有人不赞赏的。“人好手艺好”是老客户对他的评价。正是因为这一点,几十年下来,陈庭松积累了非常多的老客户,生意也非常红火。
      2011年,陈庭松跟着傅明华加入了蕉城区慈善总会志愿者队伍,成为“金色年华”志愿者服务队的“多面手”。多年来,他们坚守着宁德市万达广场这一慈善阵地,在这里既为人们提供免费的文化娱乐,让大家在广场上放开歌喉享受快乐。同时,当有困难群众需要捐助的时候,他们便组织开展慈善晚会等为其募捐。活动中,当电路方面需要维护的时候,陈庭松绝对第一时间赶来,而且分文不取。
      因为全身心投入慈善,陈庭松刻意减少了工作。为了推掉活计,他甚至换掉了手机号码,生意也少了许多。关心他的队员们常常问他:“你不像我们有退休金可以领,你这样做收入会减少很多,怎么办呢?”每当这时,他常常笑着回答:“我老了,想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这样,我怎么能有时间来做慈善呢?”
      虽然手机换了,但一些熟客依旧需要陈庭松帮忙。他从来不计较工钱,市面上其他人的人工费用至少是他的两倍,他却毫不在意,只求兢兢业业把活儿做好,解除了人家的急和难,他就很满足了。

将善融入生活

      这几年,陈庭松和傅明华队长一起,领着“金色年华”志愿者服务队参与了区慈善总会的各项活动。无论是“情暖万家”,还是“情暖幸福院”,或是助学助困等其他活动,他俩不曾缺席。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每次入户探访,帮助贫困户,做好助学调查,他们从不落于他人之下,这些年非常忙碌。
      每当参加慈善活动的时候,若是店里或家里有人叫他出去干活,他都会推辞;只有一种情况除外,就是谁家里水电出了紧急情况,需要帮助。如果遇上这样的事,陈庭松总会利用活动间隙,赶去帮助人家“抢险”。有几次,陈庭松这头忙着慈善晚会会场的布置,中午饭都没吃就跑去帮人抢修水管,修好后又马上回到慈善晚会现场。但是这种忙碌让陈庭松觉得充实,“不是钱的问题,人人都会有遇到急事的时候,能帮就帮一把。”这是他最简单、最质朴的想法。
      有一次,陈庭松和傅明华两人去某社区办事,陈庭松发现有一栋楼的电表箱覆盖板脱落,露出了带有强电流的电线,这实在是太危险了!如果有人,特别是有孩子经过,无意中去触摸,就会有生命危险。两人立刻开始着手处理,把电线理好安置好才离开社区。“这是人命关天的事,谁看到了都应该把它弄好!”陈庭松说。
      对于陈庭松来说,这些都是小事,不算做好事,只是“能帮就帮”而已。其实做慈善,不就是急人所急,帮人所需吗?这点点滴滴,就是这座城市里最温暖人心的细节,也是慈善志愿者们最朴实的“小善大爱”。


 张丽娜/文  王 辉/摄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