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志愿者
第四届“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候选个人汇总
2015-08-13 15:26:28    

 第三届“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活动已于3月28日圆满落幕,评选出十大榜样个人十名,十大榜样团体十个。活动系2014年度北京市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金奖”项目。

 
第四届活动在颁奖大会上已荣耀启幕,现面向全社会征集候选个人、团体。
 
征集条件:
 
长期以来利用个人的时间、资源、财力从事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履行公民社会责任和义务,自愿,无偿地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保护自然环境、支持公益事业的人士及团体。具体要求如下:
 
  (1)利用个人的时间、财力、物力和资源,长期参与和从事公益事业;
  (2)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
  (3)在公益事业上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社会代表性;
  (4)在社会上收到群众广泛好评,并得到当地或社会认可;
  (5)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
 
上述要求会在参选者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后,由本次活动组委会对参选者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通过后方可参选。
 
推荐热线:87698581-815  
 
提交邮箱:csygxhhyb@126.com
 
 
第四届“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候选个人汇总(六)
于艳:让敬老院成为老年人的幸福乐园
 
曾获“全国葆春杯孝亲敬老之星”、“北京市敬老助老先进个人”、“市级人民满意好公仆”等荣誉称号。全心为老人服务,被敬老院的老人视为自己的亲闺女。她给每位过生日的老人都准备长寿面,陪老人过所有的节假日,让老人们亲身感受到新生活的气息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让敬老院成为老年人的幸福乐园。为了让老人们老有所乐,她举办纳凉晚会,请文艺团体演出;带老人们去工体海底世界、游乐场、大观园、世界公园游玩。国庆节看市容,乘车逛京城也早就成了传统项目。连续十余年,她所负责的敬老院都被评为市级一流敬老院。 
 
 
第四届“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候选个人汇总(六)
牛力:播音间里的公益“及时雨”
 
作为一名电台主持人,他不仅在面对“非典”、汶川地震、“7.21”特大自然灾害等事件时,及时发声,更是多次奔赴灾区,加入一线救援。2010年,西南特大旱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他参与发起“1039爱心甘霖行动”,组织“爱心直通车队”再次出发,把募集的23万元善款带到灾区,为437名受困师生提供一对一的帮助。
 
 
第四届“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候选个人汇总(六)
铁强:用慈善公益夯实民族友谊的餐厅老板
 
穆斯林餐厅马路对面的垃圾桶,经常堆放超负荷的垃圾,还时常有人将易燃易爆物品随便丢弃。铁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每次遇到明火事件,他都挺身而出,带领餐厅服务员毅然将火扑灭。平日里,铁强时常嘱咐店员要多留心多注意,一旦发现有潜在危险,就赶紧与社区街道联系。
每一次社区举办美食节,铁强都无一例外地热心投入,为社区提供活动场地、食材、工具;玉树地震和南方洪水灾害发生后,铁强在第一时间就捐款捐物;每每遇到节假日和特殊活动日,铁强都积极响应社区的号召,带上红袖标上街巡逻,为辖区安全奉献一己之力。
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每年清真寺的开斋节,铁强都积极捐献现金与食品,一捐就是上千元。在他的影响下,辖区内广大回族群众也积极投身到社区巡逻及活动中来,在沟通与协作中与汉族群众交流感情、促进民族间友谊。
 
 
第四届“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候选个人汇总(六)
岳志升:平凡之举中的爱心天堂
 
岳志升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不论何时何地,遇到需要援助之事、之人,都不忘及时伸出热情之手。他常说,虽然每名员工可能只是一人在公司上班,但每名员工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所以要对每个家庭负责。本着这种想法,10年来,岳志升时常对需要帮助的员工伸出救济之手。2007年,一名员工家属生小孩,生活有些周转不开,岳志升及时安排这名员工带薪休假回家帮忙,并在这名员工返乡前,让会计将当月工资提前支付给他,还额外补助他5000元救急,及时缓解了这名员工的困境。2008年,地震使一名员工的家里受损,急需他回去修房,岳志升照样安排财务及时将他的所有工资和提成支付给他,且额外补助他5000元救急,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每年公司的季节工都要在麦收、秋收时返家农忙,岳志升总是叫财务结清季节工的工资,即使在没有收到工程款的情况下,也这样做,绝不让每名季节工空手而归。
岳志升对社会公益事业十分热心。从2009年起,他的公司积极参加了“综合包户”志愿服务活动,以“助老、助残、助困”为重点,为刘国保等困难家庭,提供力所能及的照顾。从5.12汶川大地震到青海玉树地震,岳志升带领公司全体员工踊跃捐款,扶危济困,奉献了一片爱心。看上去岳志升所做的这些事情都不大,但正是这些平凡之举,让他成为了“我们身边的好人”,一位来自异乡的好人。
 
 
第四届“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候选个人汇总(六)
朱玉华:让爱心在基层服务中开出花来
 
2008年,朱玉华积极响应周口市团委号召,配合丰台区团委,在丰台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联合开办了青年夜校,围绕安全普法、创业知识、就业技能、文化学习等,为丰台当地及来京经商人员举办综合培训。两年来,培训各类人员7百多人次,并出资20余万元,资助务工者开展文化学习、创业就业联谊交流等活动。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知道底层的艰辛,也知道来京创业者的不易,我想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他们创造条件,少走一些弯路。”朱玉华说。
2008年奥运会召开期间,朱玉华带领企业职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服务于丽泽长途汽车站点、丰台体育中心北门站点、北京西客站南广场站点,并在香山公园、莲花池公园等处宣传环境保护,维护登山秩序等,朱玉华还多次组织公司员工在工人体育馆比赛现场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威。2009年祖国60大庆,朱玉华携团周口市委驻京工委领导班子,带领60多名周口籍青年志愿者为社会治安活动服务。
不仅如此,朱玉华还先后为丰台区妇幼保健中心建设、警民共建活动、困难妇女儿童家庭帮扶活动以及各类灾情捐助,累计捐款15余万元。
 
 
第四届“寻找北京最美慈善义工”候选个人汇总(六)
宋凤霞:义务照顾邻居老人,二十年不离不弃
 
宋凤霞是门头沟邮政局退休职工,在三家店邮局宿舍小区街坊四邻的眼里,她是位人缘好、热心肠的人,她20多年义务照顾邻居百岁老人的事,更是被传为佳话。
今年101岁的武映起老人,没有子女,他和90多岁的老伴儿相依为命。20多年前,由于邮政局家属楼改造,近80岁的武映起和老伴儿暂时住进了区邮局宿舍。老人腿脚不便,身边也没有子女,生活很不方便。宋凤霞得知这个情况后,便利用休息时间经常去看望武映起老两口,陪武大妈聊聊天,帮助干一些家务。家属楼改造完成以后,宋凤霞和武映起老两口住在了同一个小区,他们成了不是一家胜似一家的邻居。每天照顾武映起老两口成了宋凤霞生活的一部分。春去春又来,这样一坚持就是20多年。武映起老人逢人就说自己有福气,遇到了好人。有一次,老人闹肚子,不小心弄脏了裤子,宋凤霞毫不犹豫帮老人擦洗身上,清洗衣物,当别人问她怕不怕脏时,她朴实地说:“脏啥,谁都有老的时候。”有几次老人生病,宋风霞为照顾老人方便,索性住在了老人家里。近些年,随着老人岁数越来越大,行动也越来越迟缓,宋凤霞于是在家里做好饭菜给老两口送去,有脏衣服就拿回家来洗。
武大妈常说:“在我心里,凤霞就像亲闺女一样。”平时遇到什么难处,她总会第一时间想到凤霞,凤霞也是有求必应,从不推脱。武大妈说:“凤霞一天不来心里就觉得没着没落的。凤霞也是不放心我们,确实有事去不了就让她老公和孩子过来看看。”


责任编辑:bj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