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国慈善会慈善工作巡礼·慈善人物
为寒门学子点亮梦想
—— 记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会长
王继斌与获助的学生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张迎迎)他创建“船山助学”爱心团队,倡导并奉行“干净、透明、守正、拙诚”的公益理念;他积极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统筹用好网上网下公益资源,帮助家庭困难的未成年学生完成学业;他坚持为爱心跑腿、为教育助力,致力于阻止贫困代际传承、缩小城乡办学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他就是王继斌,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助学志愿者协会会长。
船山故里亮起助学“灯光”
2012年冬天,王继斌结束10年的深圳打工生涯,回到家乡衡阳县曲兰镇。他时常思考:“我能在农村做点什么”“我能为农村做点什么”。
“你做什么,我都支持。”母亲的话,打断了他的思路。他抬起头,发现母亲额头上爬满了岁月的沧桑。不禁想起儿时母亲走东家串西家为他筹集学费的一幕幕。于是助学的念头在心中发芽,2013年元旦,“船山助学”公益行动在船山故里蹒跚起步。
9年多来,“船山助学”志愿者组建起爱心车队,每年义务走访里程2万余公里,爱的足迹印刻在衡阳市衡阳县、衡南县、祁东县、耒阳市以及娄底市双峰县的大部分乡镇;志愿者自行承担电话费、午餐费、保险费等多达5万余元,没有要求机构报销过一分钱费用。
与此同时,他们坚持每周晒账,随时对账。爱心资金、运转经费分别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确保了公益在阳光下运行。
助学更注重心灵交流
“助学,不只是给钱、给物。”王继斌介绍,“在经济资助的同时,我们更注重与孩子心灵交流、情感互动,塑造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和感恩心态。”
“船山助学”志愿者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走出“捐钱给孩子才是助学”的认识误区,打造形成了一系列公益品牌:成功举办5届“船山助学夏令营”,帮助孩子们“学中玩,玩中学”,开拓视野,收获快乐;携手深圳巨联高科技有限公司,援建6间“船山助学智慧教室”,农村学子用上了“会说话的黑板”;落实5期“乡村教室亮灯工程”,将原本泛黄的日光灯全部更换成LED高光节能护眼灯……
同时,“船山助学”教育受资助对象感恩社会、传递爱心,引导受资助对象每半期汇报一次学习成绩,每学期给捐助人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形成“爱的循环”。越来越多的受助对象及家人在家境改观后,接受了“船山助学”的文化,加入了爱的队伍。
从2012年冬天的一个人、一个想法,到2021年的426人团队、一个目标——正如“船山助学”会徽昭示的——“高山深处有脊梁、长河奔腾有力量”!多年来,船山助学建档长期资助家庭困难学生282名,募集发放爱心款物500万元,已经为国家输送了28名大学生,打造形成了船山助学夏令营、船山助学智慧教室、关爱乡村教师公益行动等一系列公益品牌。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