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公益事业 爱心成就未来
——记内蒙古自治区盛银和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军
武 军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希金)1976年出生的武军,华北电力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后,又于北京科技大学读了MBA。1998年加入内蒙古联通公司,是联通内蒙区域最早的建设者,曾任鄂尔多斯联通数据部经理、包头联通副总经理、内蒙联通电子渠道处负责人,其间,获得过联通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他加入盛银和睿有限公司,后任盛银和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0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服务不断分工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互联网进行产品的推广及销售,上网企业的支付需求成为市场的风口。瞅准这个机会,武军毅然下海创业,投身到互联网支付的市场研发及开拓中,在经过了艰苦的技术开发及市场拓展,盛银和睿相关产品及服务得到了市场、用户及监管机构的认可,公司支付业务突破百亿,在十几个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员工总人数350多人,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一起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颁发的中国第一批支付牌照,成为13家支付持牌机构之一,也是西部省市唯一的获牌机构。
在企业创业中,武军坚持“引领需求、开放创新、人才为本、共建共享、简单极致、敢于担当、优胜劣汰、结果导向”的企业价值观及“产业创新、服务社会”的企业使命,先后接纳了300多名大学毕业生就业,为内蒙互联网事业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还与数家高校签订人才培育、接收计划,为青年的成长贡献力量。武军在联通服务时就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先后参与了贫困地区扶贫、为西川汶川和青海玉树等灾区的救助活动,累计捐助金额超过10万元。在创业有所成就后,他更积极地关注社会慈善事业,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平台及现代金融的力量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获益。
终于,中国慈善信托的法规出台了,这给了武军实现慈善平台梦想铺平了现实的道路。在201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慈善法》中,对慈善信托专门进行了规定,为社会力量通过信托机制开展慈善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让有温度的资本,发光发热,去发挥更大的社会意义,是慈善信托的使命”也是盛银和睿企业和他本人的认知。
“中国慈善事业需要注入信托的制度因素。慈善信托可以让公益更有个性,更加可信、更加高效。慈善信托运作具有规范、公开、透明,以及能够实现慈善资金保值增值的特点。以保值增值为例,慈善资金将投资于现金管理类和固定收益类等风险较低的资产,在保证慈善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还可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让慈善的资金势能放大。在管理机制上,可以引入第三方公益机构,通过主动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加强透明度建设,力争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到社会需要的地方。”这是盛银和睿企业和武军对慈善信托的理解。
2016年内蒙古首支慈善信托签约仪式
2016年12月,内蒙古首支慈善信托先导资金由盛银和睿科技有限公司捐赠,捐赠资金158万元。由内蒙古自治区慈善总会作为信托委托方委托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中国民生银行担任资金托管及顾问。内蒙古自治区首支慈善信托业务的启动,对于自治区慈善事业的持续发展、金融业务与慈善业务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慈善信托发布会上,武军表示,盛银和睿慈善信托,通过赋能的方式,支持相关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科研机构和倡导者开展慈善信托业务,希望在拉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同时扩大项目的影响面。此次慈善信托机构的设立,对慈善公益事业来说也是一次创新:通过信托的方式将所有权、管理权与受益权分离,既保证了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及法律安全性,又保证了资金的公益支出和保值增值灵活性。作为一种将慈善行为和金融手段融合创新的成熟业务模式,慈善信托已成为慈善机构、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渠道,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扶助弱势群体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投出一块石头产生更多的涟漪”。为了更好地践行慈善信托的理念,武军个人于2019年3月向信托捐助了100万元,在公司领导的带动下盛银和睿也于当年年底又增加了100万元的捐赠。
回馈社会是企业的责任,慈善是企业责任的表现。盛银和睿及武军将一如既往,为内蒙古的建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诚信为立足之根本,以大爱书写企业发展篇章。
责任编辑:csgy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