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企业家
喊一喊何卧龙----公益心搭建公益平台
2015-08-28 14:08:14    泉州网

   何卧龙,40来岁的浙江企业家,凭借他对社会的责任心,选择了卖掉市值千万的旅游公司,专注公益事业,创办喊一喊科技,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帮助和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三个月,帮助上海马陆葡萄种植户解决由于雨水导致葡萄滞销的问题,帮助四名白血病患者寻医问药,帮助多名贫困家庭的学子圆大学梦。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公益生活,他铸就了一个词叫行动公益,对慈善,他往往慷慨解囊,三年的收入全部投入公益事业;记者采访时的他却略显“吝啬”,极其朴素。一件洗的发白的T恤,一台开了近十年的老车......
 
  喊一喊,便民助手, 为葡萄商解燃眉之急
 
  对上海马陆的葡萄种植户张军来讲,入秋来的连日暴雨,他却踏实,几个月前,他还为数万斤的滞销葡萄发愁。
 
  “如果不是喊一喊,我的葡萄都烂完了。去年我的葡萄卖不出去,亏了很多钱,头发就白了,今年听朋友介绍试着给何董打了一个电话,谁知道,他把这些滞销葡萄全部免费放在了他的喊一喊平台上,销往了全国各地,挽回了我数万元的损失。”回忆起那一刻,张军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他所说的何董,就是杭州喊一喊科技董事长何卧龙先生。
 
  其实,张军只是何卧龙及他的喊一喊帮扶的众多商户之一。
 
  在何卧龙的帮助下,仅7月,8月两个月,就有价值200多万元的水果蔬菜在喊一喊被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购买。没有商家受到一点点损失。喊一喊是如何办到的呢?
 
  原来何卧龙早在几年年初的时候,就投入近500万,聘请了专业的互联网团队帮他建设了喊一喊APP,受众辐射到全国几百个城市。为商家提供公益支持,所有需要帮助企业推广,产品销售的商家经过喊一喊的产品质量审核后,均可以免费在其200万全国用户中传播,并且一分钱都不收取,碰到由于资金问题无法进行其他宣传的商家,何卧龙还出资为他们免费制作宣传视频,进行互联网推广。
 
  谈到为什么要帮助这些商家时,何卧龙这样对报记者说:“作为一个从事原来从事了数十年服务行业的企业家,我首先有个信念,那就是诚信做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帮扶他们的同时,更多的也会帮他们搭建自己的销售平台,而且互联网发展太快,很多传统商家还不懂,我必须为他们搭建通路。我所做的公益是微乎其微的,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士参与进来。”
 
  对这个祖籍新疆的企业家来说,诚实守信的做人信念被升华为爱,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爱”已经成为他的一项事业追求,而“公益”也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隐藏在他豪爽性格背后的则是多年来对于困难群众的怜悯。
 
  何卧龙早期从事旅游行业,也是中国旅游联盟的主席。在注重企业发展的同时,还不忘回报社会,热心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当问到做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和怎样处理慈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时,何卧龙对记者说,在他的词库里,他很看重“仁、义、礼、智、信”这几个字。“仁”就是人本观念,简单说就是要懂得做人,尊重别人。“义”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挑战未来和极限。“礼”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治企,律人先律己。“智”不是小聪明,是通过现象判断未来的能力,是把握战略方向的能力。“信”是信誉,就像古人说的“小赢靠智,大赢靠德”。诚实守信这点很重要。对何卧龙来讲,做企业其实就是做人,做慈善也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我开公司不是为了挣多少钱,而是考虑做多少事,怎样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回馈社会。我确定我的慈善行动不是‘一时性起的善心’,而是永恒的、持久的。我只希望若干年后还有人提及到喊一喊,何卧龙,是好人,是好公司”何卧龙最后语重心长的对记者谈道。
 
  把公益当成生活习惯,每天看公益信息,常常做公益活动
 
  “对于公益事业,我们月月都不能落下,以前是,现在是,以后还必须是。”


责任编辑:b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