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慈善名星
董瑛:“患者平安是我最大的希望”
2020-04-27 09:51:39    慈善公益报

“患者平安是我最大的希望”

——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援湖北仙桃市医疗队护士长董瑛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馨 通讯员 任晓辉)当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有20年工作经历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护士董瑛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随山西首批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成为最美“逆行者”。

临危受命

  自大年初一晚董瑛接到出征指令,便星夜兼程奔赴湖北仙桃市投入战斗。按照山西省医疗队领导小组要求,由董瑛担任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北二区危重症护士长。《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到,北二区是收治新冠肺炎的危重症患者病区,是由普通病房改建而成,所有床位均已全部饱和,救治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时间就是生命。在对当地工作流程和环境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为提高重症治愈率,入驻当天,董瑛就积极与院方接洽,和受援科室共同研究目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各项合理化建议。为便于工作顺利开展,当晚就进入隔离区病房实地勘察,了解患者和当地医护人员情况。同时,与受援科室护士长共同优化排班制度,大胆尝试每班4小时工作制,通过科学合理排班,最大程度避免疲劳作战,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极大缓解。针对护理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董瑛通过制定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及标准,对医护流程、院感方案进行细化和梳理等措施,使工作流程更加优化;通过落实患者生活、医用垃圾收集处理流程,极大地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通过改善气道管理,避免操作中气溶胶的形成,极大地降低了感染风险,并在全院推广使用;通过对病区物品开展6S管理,方便护理人员工作,制作图文并茂沟通卡,方便与当地患者沟通交流……这些方法和措施,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通过整建制接管,采取“一房一护”的护理管理方式,使护士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在专业护理的基础上,与患者心与心交流,让每一位患者体会到家人般的温暖。

冲锋在前

  “队友平安是我的愿望,患者平安是我最大的希望”自从“战斗”打响,董瑛就深感责任重大,每天都要对队员的防护措施和操作严格把关,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每一项工作她都亲力亲为,所有危险操作她都冲在前面,只有她自己做过后告知经验才让队员去做。在负责护理组工作情况日报的同时,她还要兼顾人员管理、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及防护措施的落实等,而帮助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是质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累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为病人好,为大家安全”“大家进病房前一定要相互检查到位,防止职业暴露”这是董瑛常常挂在嘴边的嘱咐。她做事情特别拼,相当长一段时间都睡眠不足。“穿防护服难,脱防护服更难,从污染区出来,医护人员只要稍有不慎,就有被感染的可能。”董瑛说。

  每次交接班,董瑛都要千叮咛万嘱咐,目的是让大家树牢安全意识。她每天进入病区,凭借自己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认真指导非重症同志熟悉各个流程,安抚、稳定患者的情绪。在她的帮助下,队员们快速适应了环境,工作越干越顺手,业务越来越熟练。队员们说:“只要看到护士长在身旁,我们就觉得心里特别踏实。”而她为了减少防护服的穿脱次数,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岗前两小时不饮水,上岗穿着纸尿裤,早已习以为常;当脱下防护服时,贴身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勒痕累累。

贴心服务

  董瑛告诉记者,在“战疫情”的这段时间里,自己收获了太多的感动。“有一次,在护理一位非常危重的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时,需要面临着很多暴露性操作,对于一线的护理人员感染概率极大。可能是太着急了,那天我一上火,右脸肿的拳头那么大。”“战友”们劝她休息,她却说不碍事,继续坚持工作。一位重症患者经过悉心护理,病情发生好转,他哽咽地握着董瑛的手说“等疫情过去,我请你们去山西吃刀削面。”

  “当看到患者眼中对生命的渴望,当听到他们口中说出谢谢的时候,我就感到浑身都是力量,感到我们的职业是天底下最美丽的”董瑛说,每当患者竖起大拇指时,我和队员们都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正如她在工作手记中写下的“我本不是英雄,也没有铜皮铁骨,但我无畏这场生死大战,我和战友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扛得住、守得住,还山河静好,人民安康。”。


责任编辑:csgyb2